8月30日,备受关注的禅城区社会治理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潘小姐一大早来“尝鲜”体验。“这里办事不仅不用排队,还能提前了解到自己享受的很多服务。”
大数据精准识别推送,一个人从结婚到生育再到年老,都能享受到政府的“无感”服务;点击屏幕,能够获取在禅城创业就业的数据分析;城市智能体通过人工智能分拨调度部门快速处置……这样炫酷的社会治理新场景,正逐步在禅城成为现实。
这是历时半年的禅城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探索的最新成果,多项举措在全市乃至全省首创。
今年初,禅城区积极探索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争创广东省营造智慧化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综合试点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坚持“党建引领、效率优先、实用至上”的原则,全力探索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禅城区委书记黄少文表示,要以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为抓手,推动佛山“强中心”效率更高、办事成本更低、公共服务更优,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一流营商环境,正是禅城新一轮改革的新方向。
▶办事新体验
无感服务背后“数字禅城”在崛起
登记结婚后,手机自动收到免费婚检、孕检电子券;怀孕后,手机获得产检电子券;孩子出生后,即时办理新生儿入户等,并收到0—3岁儿童免费保健检查券;退休时,无须申请自动制作出老人证;满足条件领取高龄老人津贴时,津贴直接划拨至银行账号……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的贴心服务,正实实在在为市民带来满满获得感。
针对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禅城探索在社会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一些重要环节,通过政府数据计算和识别授权等方式,自动识别身份,无须群众申请即可给予服务,从而有效提高群众享受政务服务的“体验感”。
“无感”服务的背后,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政务服务变革。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基于此前积累的大量政务数据,禅城改传统“材料审批”为“数据审批”,对办事需求进行精准预判、即时感知、免申即享。目前首批无感办事涉及无感证件、无感电子券、无感津贴、秒批秒办等,合共17个事项,惠及26万常住人口。
通过技术优化压减中间环节,政务大数据不仅让自然人受惠,还让企业获益。
在禅城区社会治理中心1楼,禅城某工程公司负责人用“无感”服务一体机“刷脸”,解决了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信用修复大事。禅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信用修复服务中,实现企业办理信用修复不再跑腿、零证明材料、无须繁复咨询沟通。
从个人无感办事到企业信用修复,数据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禅城也积极用好这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以开放共享、互通融合的理念,不断拓展数据服务。
在禅城区社会治理中心的数据开放服务区,3台“大数据分析”触控一体机,不断滚动的实时信息引人注目。
一体机依托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互联网实时采集全市岗位信息的社会招聘数据,汇聚禅城20万商事主体数和全国2.6亿家企业数据作为数据源,并不定期增量更新。再结合实时人群热力分析平台,用户只需点击屏幕查询,就能看到在禅城创业就业及企业成长发展的全维度数据有效分析。
在开放数据基础上,禅城还面向本地大数据企业开展“揭榜挂帅”活动,发布“需求榜单”、寻觅“揭榜人”、攻克“数据关”。目前已向企业开放700多万条数据,确定10个大数据应用需求,助力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数据采集、开放到分析、反哺,一个“数字禅城”正在加速崛起。
▶改革再出发
建设“五个一”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无感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成效立竿见影,但改革从来就不是“平地一声雷”,其背后是禅城一以贯之的深化推进和“全局一盘棋”的统筹布局。
近年来,禅城创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综合治理、公共服务、基层党建等深度融合,一年一改革,一步一风景。
“通过这几年的改革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沉淀了大量的数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初步的成效。”禅城区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智治办”)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禅城继续刀刃向内,推动改革进阶,指向社会治理领域。
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社会治理改革复杂度、系统性更高,涉及领域、部门更多。“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智慧手段,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推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资源整合、业务整合、流程整合。”黄少文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要搭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禅城的竞争新优势,构建更具“含金量”的强中心。
在此理念下,禅城提出建设“五个一”体系。
“五个一”体系中,一体指挥既是统领,也是骨架。全区构建区、镇街、村居+网格的社会治理架构,配建生态网格服务区、群众诉求服务区、大数据服务区等场地,实行一个机构抓统筹,一套制度强规范,一支队伍保落实。
一网统管是精髓。通过搭建城市智能体、数据中台、AI中台,运用中台探索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表单、智能分拨等技术,推动人联网、物联网、事联网,统筹全区的党建、城管、综治、消防、应急、社会保障等工作。
一格共治是底座。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套生态机制,以54个村,101个居委会为基础单元,推动“多格合一”,探索“一表巡”“一机通”,从“条管理”转向“块治理”。
一码通办是支撑。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一码为载体,一人一码、一企一码,建设自然人、法人等信用库,建设“码上”城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号通服是保障。依托“区长直通车”平台,打造接诉即办的政府服务“总客服”,搭建诉求服务线上统一受理平台,统一调度派件、统一办件规程、统一效能监督,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目前,禅城社会治理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重点改革工作安排明确“支持佛山禅城开展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其中,扶持政策标准化体系工作纳入国家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治理现代化
城市智能体让中心城区更智慧
不足半年时间,禅城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那么下一阶段,改革又将如何发力?
“十四五”期间,禅城将全力建设精品城区,打造更具含金量的“强中心”。而打造覆盖全域的城市“智能体”,则是体现中心城区社会治理含金量的重点工程。
在此轮改革的引领下,禅城将对全区信息化技术架构进行整体规划,构建连接枢纽与反哺平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AI中台,升级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视频联网平台、融合通信平台,为全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公共的、灵活的共性支撑工具及服务,促进全区智慧应用的创新发展。
在统一的城市智能体支撑下,一些社会治理难题在技术的赋能下迎刃而解。
今年5月发生的本土疫情突如其来,由于人口的聚集和流动,要做好防控工作并非易事。为此,禅城通过信息化手段,筛查出2.7万名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工作和居住情况,绘制疫情防控作战图,并高效有序地推进疫苗接种,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度。“今后这种模式将推广到防台风、行花街、行通济等重大公共事件和活动中。”禅城区智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市智能体的统一指挥,还能突破条线部门各自为战、多头管理的掣肘,从“条条分割”向“条块结合”转变。
“以前一个沙井盖就涉及多个部门,究竟哪个部门管,可能都说不清。”上述负责人说,今后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构建智能分拨机制,自动判断事项的归属处置。
智能分拨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更是部门职责厘清优化。此次改革通过信息化+标准化,精简和固化事项处置流程,分领域、分层级、分类厘清权责边界,建立内容明确、分级清晰、结案时限和标准确定的事项清单,不仅减少了相互推诿的现象,也为基层有效减少了负担。
按照改革的设想,今后全区将实现简单事件“智能分拨、高效处置”,急难复杂事件“一体指挥、科学决策”。
“当然,这些技术实现都建立在统一的生态网格上。”禅城区智治办相关负责人说,禅城将把各条线部门在基层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组建一支专业化的网格员队伍,实现网格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如今,在禅城区社会治理中心2楼生态网格区,通过系统中台可以看到全区154平方公里初步划分为462个小网格,这些网格最终又统合到全区一张大网上。
这还只是改革的初级阶段。今后,随着区社会治理中心实体大厅的建设完善,这里将成为对群众需求和城市管理态势有感知能力,对城市运行趋势和演化有研判能力,对城市各类事件和疑难问题有处置能力,对未来痛点有预测能力的“城市智能体”,做到“一网统揽八方事”。
“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黄少文表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省人力、省成本和提质量、提效率,不断推动精品城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宏认为,禅城顺应数字时代的趋势,通过技术的赋能推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更精准,也在没有改变政府物理架构的前提下,倒逼了政务服务的优化提效,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