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夏秋交汇之季各色美图刷爆朋友圈,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中国先后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中,环保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投入增加
生态环境部消息显示,“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多,仅中央财政投入就超过100亿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完成“十三五”任务部署,长江生态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一期项目顺利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现已进入验收阶段。
以重污染天气的预报预测为例,通过科技攻关,目前我国污染过程预报的准确率接近100%,污染级别的预报准确率接近80%,预报的时长由以前的3—7天,目前扩展到10天。这个进步使得各地可以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累积起点,降低污染峰值。
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我国突破了焦化行业废水强化处理集成技术,应用于大型企业,累计实现节水和废水回用1.1亿吨,直接惠及企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年。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该部配合财政部管理的生态环境资金有四项,分别是水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累计下达2248亿元。其中水污染防治资金783亿元,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大气污染防治资金974亿元,主要用于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5亿元,重点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受污染土壤管控修复、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06亿元,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
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加强,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加速释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生产环保设备、建设环保设施的同时,环保企业把工作逐渐向环境服务领域延伸,第三方治理、环境绩效服务、环境金融等服务业态呈快速发展态势。“互联网+”模式、PPP模式、生态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环境治理领域得到创新应用。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从加大资金投入引导、拓宽和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等方面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今年生态环境部配合财政部,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523亿元。同时出台和落实环保产业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政策,支持环保产业发展。通过标准倒逼,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处理工艺进行污染防控,促进环保产业优化升级。并且积极开展环境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提升环境服务水平。
据悉,“十四五”生态环境的规划正在编制,总体思路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核心,以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和智慧治理,着力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在环保产业方面,会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提升解决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监测、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精准治污能力,这也意味着环保产业将会像高科技、产业化方向继续发展。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