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财经 > 正文
国联证券体量偏小,遭遇“增收不增利”的尴尬
2020-11-10 15:12:20 来源:新金融观察 编辑:

继2015年在H股上市之后,国联证券又于今年7月底登陆A股。然而根据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来看,这家券商却遭遇“增收不增利”的尴尬。

逊于同业

在合并国金证券案今年10月“告吹”后,国联证券最近发布了A股上市后的首份三季报。不过这份“成绩单”似乎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国联证券总资产达到415亿元左右,较上年末增长46.07%。三季报显示,这家券商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1%。

不过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同时,国联证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则在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国联证券实现净利润4.59亿元,同比下降3.92%。

与半年报相比,国联证券今年三季报净利润降幅已有所收窄,但与券商同业相比,业绩表现明显逊色。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总资产已经突破1万亿元大关。三季报显示,中信证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超过126亿元,同比增长20.32%。

以净利润增速来看,中信证券并非券商中最高的。今年前三季度,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30%,广发证券、国信证券、银河证券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40%,中信建投的净利润增速更是达到96.11%。

当然,放眼整个A股上市券商,其中也不乏净利润增速超过100%的,比如华林证券、天风证券。其中,华林证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16.08%,天风证券同期净利润增长262.34%。

对比之下,国联证券同期净利润下滑无疑更显“另类”。

根据近三年数据来看,国联证券净利润波动极大。比如,其净利润在2018年的降幅曾超过86%,但2019年又暴涨930.57%,波幅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查阅合并利润表发现,业务及管理费、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增加是造成国联证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比如,三季报显示,国联证券今年前三季度业务及管理费增幅便超过25%,且明显高于同期营收增速。

潜在风险

作为总部位于无锡的一家券商,国联证券已实现A+H上市。尽管这家券商也在推进全国化布局,但目前其业务和客户还主要集中在江苏省。

A股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末,国联证券共有13家分公司及87家证券营业部。而在这87家证券营业部中,江苏省内便达60家,占公司营业部总数的68.97%。

也正是因为这种网点集中分布的特征,国联证券相关业务收入对江苏省依赖度极高。

比如,2017年至2019年,国联证券来源于江苏省内营业网点的证券经纪业务代理买卖证券实现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含总部分摊)占公司证券经纪业务代理买卖证券实现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比例分别为81.32%、81.18%和81.34%。与此同时,据A股招股书披露,受公司证券营业部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影响,国联证券融资融券业务亦主要集中于江苏省。

2020年半年报显示,国联证券来自江苏地区的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92%。

对国联证券来说,若其他券商未来在江苏省内增加营业网点,以及互联网金融对传统经纪业务的冲击,江苏地区的竞争必然会加剧,从而导致其面临客户流失和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不容忽视的是,今年上半年,除了广东地区业务亏损外,国联证券在江苏地区的营收也已出现下滑,降幅达5.45%。新金融记者曾就此向国联证券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其回应。

在今年7月发布的A股招股书中,国联证券曾称其募集资金计划重点使用方向之一就是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实现对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的全覆盖,同时在重点拓展区域进一步加密营业网点,提高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

但让人意外的是,国联证券相继在今年9月、10月对其营业网点“开刀”。例如,在9月30日同意撤销苏北分公司后,国联证券董事会又于10月28日表决同意撤销3家证券营业部。

优势何在

在券商中,国联证券体量偏小。

中国证券业协会去年的行业排名显示,国联证券净资本(专项合并口径)只有84亿元左右,列第49位。净资产排名更低,仅列第59位。可作对比的是,去年净资本排名最高的两家券商均在1000亿元以上,净资本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也有40家。

今年半年报显示,国联证券现有控股子公司4家,主要参股公司1家。战略目标方面,国联证券曾在A股招股书中披露称,公司要实现由传统通道型券商向现代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并力争成为一家盈利能力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中大型券商。

而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国联证券从多个方面制定了相关措施。以积极完善产品线、着力打造优势业务为例,国联证券提出要着力打造包括公司理财服务、信用交易业务、投资及投资管理、市政融资业务、企业“新三板”挂牌融资与投资一体化服务、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在内的多项优势业务,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

为提升综合实力,在7月底登陆A股后,国联证券又于今年9月21日发布公告筹划吸收合并国金证券事项。然而不足一个月,该合并计划便宣告终止。至于为何终止,国联证券称是由于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但也有说法认为,这是受涉嫌内幕交易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述并购案已经“泡汤”,但国联证券的收购“戏码”并未结束,其中就包括谋求控股中海基金,加码公募基金业务。

今年9月30日,国联证券董事会表决通过《关于收购中海基金25%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获取中海基金控股股东地位为目的,收购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中海基金25%的股权,并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办理与收购股权相关事宜。根据今年半年报披露,国联证券此前已持有中海基金33.409%的股权。

中海基金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前身为国联基金。2006年7月,中海油旗下中海信托入主成为中海基金第一大股东,公司相应更名为中海基金。目前,中海基金共有3家股东。其中,中海信托持股41.591%,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意味着,如果上述收购事项最终得以完成,国联证券将取代中海信托成为中海基金的第一大股东。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