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见了我就哭了。他说肚子疼,当场看孩子身上都是有淤青的,后脑上一个包,脖子上还有手印,屁股上、腿上都有淤青”,一位家长痛心地描述着孩子的伤势。近日,位于石家庄市元氏县的一所军事夏令营,被爆出至少有三个孩子在这里遭受殴打。
涉事夏令营对外挂牌称“河北军尚少年军校基地”“河北军尚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其主办机构是河北军尚研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关于学生被打的原因,该公司负责人的解释为“营员私自出逃”。事情的最新进展是,当地公安机关对打人者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教育部门也已责令涉事夏令营停业整顿。
正值暑假,不少家长为孩子报名五花八门的夏令营或者研学活动,以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锤炼坚强意志,为未来的升学或者留学提供帮助。然而,教培市场似乎并没有很好满足家长们的期望:2018年,温州一协会组织的亲子夏令营惊现“女德班”;2020年,曲阜一公司举办的“阳光少年国学夏令营”涉嫌使用非法出版物;不久前,北京一名16岁少年因参加中国探险协会组织的夏令营而不幸身亡……有必要追问,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为何野蛮生长、偏离正轨?
酿成夏令营乱象的原因错综复杂。首先,主办机构专业性缺失。以此次事件为例,工商注册登记信息显示,河北军尚研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并无教育培训业务。一家专职从事旅游服务、活动策划的公司进行“跨界经营”,大搞军事夏令营,其教培质量与水平自然令人担忧。其次,社会机构主办的夏令营尚处“监管盲区”。针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等,教育部曾出台明确的政策文件进行规范,但其聚焦对象是教育部门和学校,而对社会机构却没有明确规定。最后,夏令营封闭化管理使得违法行为更为隐蔽,孩子与父母的有限沟通渠道被主办方掌控,家长们似乎不能确切地知道孩子们正在经历什么。
教育关乎孩子成长成才,是一份良心事业,也是一份循法而行的工作,必须用法律手段严惩施暴者,倒逼从业者用心善待每一个孩子。15天的行政拘留只是打人者面临的第一个法律制裁,受伤孩子的家长仍需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在收集、固定、运用证据等方面主动发力,勇于拿起法律武器追究涉事人员的刑事责任。此外,教育部门也需及时介入,依法对涉事夏令营做出相应处罚。从长远来看,研究制定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政策文件规范各类社会主体主办的研学、夏令营活动亦是紧迫之举。(静子)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