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快讯 > 正文
赴港企业IPO申请失效,业内人士称:不影响上市,无需过度解读
2023-01-13 07:21:59 来源:凤凰网 编辑:

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社交平台Soul、北森控股有限公司、富丽宝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上市资料均处于“失效”状态。针对部分企业招股书当前显示“失效”状态,资深投行专家表示:受国际形势、新冠疫情等局势影响,近两年企业招股书“失效”已成为常态。


(资料图)

审核周期普遍延长,港股IPO失效成常态

港股IPO流程一般分为递表、聆讯、路演、招股、公开发售结果、暗盘交易及挂牌上市等步骤,招股书失效往往发生在递表后至聆讯的阶段。确定上市日期后,企业将递交招股书至港交所,联交所将详尽审阅核查新上市申请,确定申请公司是否满足进行首次公开招股的要求。一般而言,若公司未能在递交上市申请后6个月内完成聆讯或上市,申请会自动失效。

“近两年受国际局势、经济形势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港股IPO招股书失效的公司明显增多。”资深投行专家分析指出,2022年全年共有156家企业递交了港股IPO申请,相较于2021年的133家,呈现正增长。近年来中概股回归潮导致港交所的IPO审核量激增,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拉长交易所审核的期限,致使很多公司的IPO周期超6个月。

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也曾表示,“现在上市申请非常多,我们的人手快不够用了。”据了解,目前香港上市审核流程普遍延长到8-9个月,部分项目甚至更长,很多企业在递交的IPO资料在此阶段距初次交表超6个月,便自动显示失效。

此外,上市的时间窗口不合适、企业自身对上市的节奏的把控等各种原因,也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在港股IPO期间出现招股书“失效”的情况。

尤其是2022年资本市场比较低迷,由于外部市场原因导致很多公司出现了估值大幅缩水,一些发行人在账面资金比较充足的情况下避免流血上市带来负面影响而选择拉长周期,招股书“失效”也是一种常见的客观选择。

此外,受资本市场影响,上市的公司发行规模普遍较低,部分企业不惜缩减估值、集资额以达到顺利上市。同时出于等待资本市场回暖或其他因素考虑,多数公司选择通过多次递交招股书的方式来把握最佳时机登陆港股市场。

IPO“失效”并不影响后续上市进程

“招股书‘失效’并不等同于企业上市失败,也不代表港交所对拟上市企业的资质有负面意见。”上述投行专家表示,招股书“失效”是香港联交所的正常机制,港交所规定,递交IPO资料后超过6个月未完成聆讯过程,根据正常程序是会显示为失效。

但这通常并不影响拟上市企业的正常运行,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后续上市进程。据了解,在招股书“失效”后,拟上市企业依然可以通过更新资料重新申请再次上传招股书“一键激活”上市程序。

据公开信息显示,招股书“失效”后多次提交激活并成功上市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以7次递表最终登陆港股的美皓医疗为例,从2020年2月10日开始,其连续7次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2年10月31日最后一次递表时,已经过了整整32个月,最终在2022年11月24日通过聆讯,并于当月30日公开招股。

上述投行专家称,部分企业在港股IPO过程中尽管会经历申请“失效”状态,但因企业自身壁垒较高,行业空间较大等因素,IPO进程通常较少受到影响。以此次招股书处于“失效”状态的北森控股为例,其市场份额达11.6%,高于第二名和第三名企业的总和,如果能够成功上市,将成为中国HR SaaS第一股。

IDC数据显示,北森在中国HCM SaaS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排第一,其研发的iTalentX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一体化HCM解决方案,赋能员工全生命周期。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香港的新股活动在2022年经历放缓的一年后,2023年也将会以更多新股上市和融资总额重拾升轨。2023年香港将会有110只新股融资约2300亿港元。虽然中概股会继续来港上市,更多内地企业将会以H股形式于香港上市。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