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快讯 > 正文
焦点快报!2022新能源汽车收官:传统车企“新二代”强势反攻、造车新势力后劲不足
2023-01-04 16:34:06 来源:和讯 编辑:


(资料图)

2023年伊始,车企相继发布12月及年度销售“成绩单”,新能源汽车则成为行业人士备受瞩目的赛道。在职场社区脉脉平台上,汽车从业者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度登上脉脉热榜第3。

(脉脉热榜)

这一年来,传统车企的“新二代”们加速突围,销售数据可圈可点;对于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来说,总体来说也是蓬勃发展的一年,多家新势力亮出了“年销超十万辆”的优异成绩单。

随着入局者不断涌入,叠加疫情、原材料上涨等综合因素,众多车企在红海之中激烈竞争,或高歌猛进,或裹足不前。

01 传统车企“新二代”强势反攻

在造车新势力的鲶鱼效应下,传统车企近几年来开始加速转型,奋力突围。以比亚迪、广汽埃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打了一场翻身仗,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仅用11个月就率先完成全年销售计划。

自2022年3月宣布停售燃油车以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飙涨,连续多月霸榜第一。2022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23.52万辆,同比增长150.48%;2022年全年,比亚迪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2022年初同样设定了150万辆年销量目标,最终在全球交付了13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0%,并没有实现其此前所设定的150万辆年销量目标。可以说,比亚迪以一骑绝尘之姿,从特斯拉手里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的荣誉抢了过来。

广汽埃安在年初设定的年度销售目标为24万辆,截至11月,广汽埃安已完成的销量就达到了24余万辆,提前完成了年度销售任务。今年1月1日,广汽埃安官方发布销量,其 1-12月累计销售27.1万辆,同比增126%,创造销量增速新纪录。

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市场表现同样足够抢眼。极氪001在12月交出答卷,交付量为11337辆,同比增长198.7%。2022年极氪001累计交付量为71941辆,完成年交付量目标。脉脉上,认证为前极氪员工的网友忍不住感慨,“出来看了一圈,除广汽埃安外,传统主机厂的新能源品牌,东风岚图、上汽智己非凡、长安深蓝等品牌,销量真的打不过极氪。”

(脉脉网友表达对车企年度销量的看法)

毫无疑问,传统车企在2022年来到了翻盘局,在岁末年初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新能源汽车刚开始爆发时,传统车企并没有占得先机,也错失了初期发展的红利。但是在成熟的整车制造技术及经验、相对比较充裕的资本、完整的销售渠道等加持下,传统车企的“新二代”们厚积薄发,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韧性和增长潜力。

02 造车“新势力”座次生变

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即将终止,不少车企相继官宣保价或降价的优惠政策,因此大部分车企的交付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振。

从刚刚公布的2022年12月交付数据可以看出,新势力企业多数迎来了销量增长。其中,哪吒汽车虽然在12月交付量垫底,但是其以逾15万辆的交付量稳坐新势力全年“销冠”位置,成功实现逆袭。

(图片来自哪吒官微)

事实上,2022年对于汽车行业,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来说,极其艰难,在传统车企、跨界玩家的反攻下,造车新势力表现出后劲不足。传统新势力第一梯队中,“蔚小理”都没有达到年初既定目标,“蔚小理”的座次也变成了“理蔚小”。

理想汽车在经历了2022年新旧车型换代的起伏后,最终在12月首次实现交付量破2万辆的成绩,这也是新势力品牌中最快达到月交付超过2万辆的品牌。日前,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交付数据,2022年12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21,233辆,同比增长50.7%。2022年1月至12月,理想汽车总计交付133246辆,同比2021年增长47.2%。

蔚来汽车2022年的关键词,一直离不开“掉队”,受疫情和供应链紧张的轮番打击,蔚来汽车最终完成自身的蜕变,在平均售价41.13万元的高端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作为2021年的“销冠”,小鹏汽车在2022年“高开低走”,小鹏汽车在新车型小鹏G9交付后,也在12月重回“万辆俱乐部”。预计明年一季度起小鹏陆续会推出三款新品。

国补退场、行业下一步如何发展?业界仍然存在普遍的担忧情绪。不过,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相较2022年将有所放缓,但整体上仍将实现较快增长。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

进入2023年,当市场趋于成熟,传统汽车厂商、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巨头们轮番上阵,风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谁能崛起笑到最后?谁又将落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造车新势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