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快讯 > 正文
小微企业加速蝶变 黄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5%
2021-08-04 13:27:45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日前,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黄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3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排名全市第6位。

作为东莞的外贸强镇,在疫情发生后,2020年上半年黄江经济实现逆势增长,GDP增速甚至排名全市第2位。在去年强劲增长的基础上,黄江今年上半年再次增长15.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2.8、2.5、3.5个百分点,这个成绩十分难能可贵。

比这些数据更重要的是,随着黄江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全镇生产需求稳步扩大,发展动力持续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从整体上看,全镇“基本盘”稳中有升,经济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信心逐步增强,经济发展不仅充满活力,而且潜力十足。

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强、有韧性

“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飞来,机器日夜不停运作也赶不过来。”东莞易力禾电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朱咏梅说,今年以来连续数个月刷新销售纪录。

8月的高温持续不断,黄江各大工业园里,数以千计的企业员工为赶制订单,忙得如火如荼,机械作业声此起彼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黄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8亿元,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29.5%,两年平均增长13.8%。毫无疑问,工业生产早已成为拉动黄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作为东莞南部九镇之一,黄江镇的经济总量并不显眼,但是其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却令人刮目相看。今年一季度,黄江犹如一匹黑马,GDP增速甚至名列全市第一。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黄江的经济增速依然强劲,其背后的“密码”就藏在每一个忙碌的工厂车间里面。

在日前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女子公路赛上,奥地利车手安娜·基森霍夫以闪电般的速度夺得奥运金牌。鲜为人知的是,她所骑行的自行车正是由位于黄江镇的东莞泰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产。

如今,“黄江制造”的触角早已深入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其中,正扬电子的尿素传感器等配件占全球汽车市场七成份额,安世半导体的半导体元器件占领全球逾14%市场,大顺电子的软性印刷电路板占全球背光软板市场份额30%以上。

随着黄江制造加快转型升级,外贸竞争力也在加快提升。今年上半年,尽管国际经济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挑战,但黄江镇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仍同比增长21.1%,达到104.2亿元,这一数据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20.1%。

作为全国百强镇,黄江坚持工业立镇、制造强镇不动摇,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是黄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秘笈。今年上半年,黄江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近八成企业实现正增长,全镇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6亿元,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13.8%。

“现在车间都是满负荷生产。”东莞市黄江大顺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诚皓说,目前主要在赶制京东方、友达以及韩国LG的订单。

作为黄江的支柱产业,全镇电子信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的41.4%,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3%,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51.7%,两年平均增长23.2%,“稳”的基础逐渐夯实。

随着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生产力进一步释放,占黄江规上工业27.3%的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上半年,该产业同比增长38.1%,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35.3%,两年平均增长16.3%,“进”的态势明显。

经济增长不能只看短期,更要从长周期来分析。从两大支柱产业对黄江工业经济稳增长的支撑进一步稳固来看,黄江经济内生增长力强、有韧性,发展后劲十足。事实上,在全市经济加速恢复、加快迈入万亿GDP城市的同时,黄江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提前为黄江经济发展谋篇、蓄力。

先进制造业成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日前,广东晨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办理在东莞注册成为外商投资企业。这标志着该公司在黄江投资的3.1亿美元项目正式落地。

为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东莞统筹60平方公里土地,重点推介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设立1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形成500亿元母子基金群,面向全球招商。

由于身处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两大科学城之间,黄江镇被视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的双城枢纽”。放眼大湾区,在莞深融合提速和双科学城崛起的背景下,黄江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格局。

晨讯科技智造项目的落户其实并非偶然。近年来,黄江全力培育招商引资新模式、新基础,以不断升级的营商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企业来此寻觅商机。2015年以来,黄江镇主要负责人赴深圳举办招商活动100余次,先后引进深圳数十家优质企业。

黄江与深圳市光明区仅一路之隔,直接受益成为对接光明科学城的“桥头堡”。从黄江镇光明港中城智造创新园出发,驱车沿着公常路向南行驶,10分钟以内便可到达深圳光明科学城。

在光明港·中城智造创新园,随着诸多深圳企业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在裕元工业园,随着数十家深圳企业入驻,数以百万计的手机零配件在这里生产并完成组装,陆续运往全国各地……黄江镇围绕光明区电子产业扩张需求定位,布局产业发展方向。

“园区招商仍以智能终端与智能装备行业为主,重点引入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能和物流智能相关的企业,全力打造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中城智造创新园相关负责人直言,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和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据统计,5年来,黄江已引进领益、国泰达鸣、海陆通等数十家深圳优质企业,其中大部分为电子信息、科技创新项目。目前,这些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正逐步释放新动能,成为黄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如今,黄江已形成电子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达336家。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50.3%和66.9%。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黄江先进制造业在今年上半年持续发力,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3.9%。其中,“倍增试点”企业对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上半年,全镇52家规上倍增计划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3.4%,同比增长35.8%,增速快于全镇规模以上工业11.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8%。

随着黄江镇被划入松山湖科学城深莞科技成果合作转化区内,在双科学城“引擎”的辐射带动下,黄江迎来了新一轮腾飞机遇。为进一步承接双科学城的创新要素,黄江镇正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在源头创新、科技转化等发展新赛道上出新出彩。

中小企业促进市场主体结构优化

“天逸是一家生产汽车功率放大器的出口型企业,70%的业务市场在美国。任何不良品都逃不过这台设备的检测。”东莞市天逸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敏说,随着数字汽车功率放大器产品投入市场,订单量翻倍增长。今年5月,该企业被第17届格兰彼治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总评榜评为“2020年度汽车音响(中国)十大优秀制造商”。

今年以来,“赶订单”成为黄江企业的关键词。“电阻器每月接单量高达1.2亿片,机器日夜不停运作也赶不过来。”为加快赶订单,最近几个月,朱咏梅几乎每天都要走进生产车间进行检查。

今年上半年,全镇规上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6.3亿元,同比增长21.6%,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5.9%;规上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27.4%,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67%;规上小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26.3%,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20.1%。

推动小微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已经成为东莞推动小微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对黄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凸显,经济活力十足。近年来,黄江镇全面开展升级版“小升规”企业培育行动,助力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18年至2020年,全镇共有217家企业完成“小升规”,总体发展趋势向好。

2020年度49家“小升规”企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59.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个百分点。

由于毗邻深圳且村镇经济活跃,在黄江镇各村大大小小的工业园中,活跃着大批小微企业的身影。随着黄江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镇市场主体总量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黄江镇市场主体量达30247户,首次突破3万户。其中,企业占市场主体比例为46.07%,企业主体数量占比数逐步提升,促进整体市场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市场主体中,中小微企业是黄江经济的特色和活力所在。近年来,通过去电子化登记、简易注册等系列改革措施,黄江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小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随着黄江加强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促进规下小微企业向规上企业转变,大力推动黄江工业经济的“隐形”增量向“显性”增量发展,大批小微企业“羽化成蝶”。

持续有力的帮扶让小微企业加速蝶变,进一步壮大黄江内资企业库,增强全镇经济发展韧劲。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规上内资企业增加值37.4亿元,同比增长29.8%,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47.2%,两年平均增长21.3%;占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7.7%。

“小升规”工程还在向前推进。今年以来,黄江经济发展局对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摸排,确定了1500-1999万元共99家企业重点培育对象。培育库进行动态管理,每月根据税务提供的营业收入和调研企业的情况进行调整。对纳入培育库的企业逐一对接,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对经培育达到升规纳统条件的企业,积极对接统计局纳入工业企业统计范围。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小升规”企业增多一方面反映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当地政府的服务到位、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韦基礼)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