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广东首个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启用,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2021-07-02 09:23:09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10多个部门联合入驻,“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群众信访“一扇门进出”,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6月30日,全省首个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市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

黄埔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云埔街党工委书记雷虎表示,建设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又一有力举措。

“该中心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力量资源,做优一窗受理,集成方法手段,强化科技支撑,按照‘矛盾早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结访在区级’的思路,不断完善群众信访事项‘急事急办、简事快办、繁事精办、难事认真办’的工作机制。”雷虎说。

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太方便了,一进入中心,从咨询服务台取号,到办理完成都非常顺利,工作人员很专业。”早早前来中心办理业务的陈小姐说,她因小区物业管理问题要进行信访咨询,之前找了好几个部门,都没有得到满意回复,耽误了很长时间。而在中心,很快就搞定了。

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位于水西路12号执法综合大楼1-5层,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中心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思路,以“一盘棋”的运营理念,设置服务窗口、功能中心、品牌调解室、功能室、专调委等五大功能区。

据悉,目前有信访、司法、法院、检察院等10多个部门,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相结合的形式联合入驻办公,按照“实战、实体、实效”的要求,各负其责,统分结合,齐抓共调,一对一受理调处,力求“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并按层级管理原则,逐步将中心拓展延伸至镇街、社区。

“变‘多中心’为‘一中心’,让群众信访‘一扇门进出’,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助推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黄埔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张帆表示。

据介绍,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各方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将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社会风险研控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等多中心统筹,实现社会治理资源从物理整合到有机融合,中心成为应对重大风险的“指挥部”、汇集情报信息的“参谋部”、解决治理难题的“服务部”,实现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服务联抓、平安联创。

品牌调解室入驻为群众解心结

在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楼,有间“安心驿站”工作室,工作室内大多用淡绿,乳白、浅黄色墙壁和家具装饰,让人走进去即感觉心情平静舒心。引人注目的是,工作室内有一个小沙盘,旁边还有着摆满各种房子、动物、家具小模型沙具的柜子。

“前来信访的群众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负面情绪,有些可能还会很激烈,这个时候,我们会请他们进来,请他们喝杯茶,聊聊天,让他们摆摆沙盘。通过游戏方式沟通,我们可以分析对方当时的深层心理状态,从而可以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慰辅导,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平复情绪。”安心驿站负责人、广州市云馨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范馨元说。中心成立之前,范馨元在区信访局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已工作三年,帮助不少前来信访群众作心理辅导。

以“安心驿站”为典型,为更好调解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纾缓信访群众情绪,中心还设置若干品牌调解室,包括老兵调解工作室、马万峰调解工作室、陈英和解工作室、红英调解工作室、甄妮家事调解工作室、赖莉青律师调解工作室等。中心还设有若干专调委,包括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劳资纠纷调解委、物业纠纷调解委、交通事故调解委等。这些工作室、专调委充分发挥优秀调解工作室及基层工作者的“品牌效应”,形成各类调解组织的优势互补,形成社会协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清官难断家务事,有很多纠纷也都是家庭矛盾,我们邀请这些品牌的有经验的工作室入驻,就是希望通过一些温馨的方式,帮他们缓解情绪,解决问题。并且工作室的工作人员都拥有丰富经验,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好口碑的。”张帆说。

应用新技术治理一张网

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智慧共同体,将大量高科技力量应用到社会治理的日常运用中,一揽子展示了黄埔区智慧治理新高地。

在这里,可以看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AI、高通量等新技术,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智感安防实验室,搭建的“远程视频调解+司法确认”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在线受理、咨询、调解、速裁快审、授权见证、转办分流等服务,实现群众调解“云受理”。

此外,“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调度平台上的智慧治理模块,可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发生的重点区域和焦点问题,进行预警提示,构造“黄埔矛调大脑”。线上调解人员库、专家库、案例库、法律法规库,可第一时间为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提供线上引导和支持服务,打造调解业务“掌中宝”。

张帆表示,之所以打造智感安防实验室,是因为现在的生活,离不开数字,离不开科技。通过现在的场景,目的是让大家感受、感知到黄埔区的社会治理,以及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的作用。(钟晓宇)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