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滨海港工业园区建设大型综合能源基地是发展必然
2021-05-24 14:48:44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

眼下江苏,每座沿海城市都无一例外感受着“两条发展脉络”交织带来的机遇。其中一条是沿海发展,另一条,是能源转型。

在有利于货物大进大出的海港建设逐年提速,沿海交通运输效率日益提升下,原先密布长江两岸的江苏能源体系逐渐转移至沿海。

但这并非简单腾挪,需“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发展、集群发展、错位发展,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早在今年4月27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沿海发展座谈会上,传递出的信号便已提供行动指南。聚焦能源,今年发布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指出,加快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推进化工、钢铁等临港产业绿色化发展;同时,协调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以能源结构调整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前瞻布局,撬动沿海发展格局重塑。眼下我省沿海地区正经历怎样的“机遇期”?5月18日,由江苏省能源局指导,盐城市政府、省国信集团、国网江苏电力公司主办,滨海港工业园区管委会、省投资协会承办的2021江苏新能源投资论坛举办,滨海港综合能源示范基地揭开面纱。我们以此为切片,管窥大局。

赋能:塑造沿海发展的新格局

“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是今年“5·18”活动的主题,也是省委赋予盐城的重大使命。我们理解,盐城要做足“海”的文章、增创“绿”的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新能源产业,这也是我们重点培育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2021江苏省新能源投资论坛现场,盐城市市长曹路宝开门见山地说,国家“3060双碳”目标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新能源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这既是我们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也是我们以新能源产业带动整个城市特色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记者注意到,就在论坛举办前,盐城市委书记戴源曾表示,中心城区能级不高、带动偏弱是盐城的突出短板,“我们将锚定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标准,持续推进形成以市区为主城、大丰区为副城,以滨海港工业园为新兴增长极,以盐丰盐冈线为城市发展轴、新洋港为生态发展轴的‘一主、一副、一极、两轴’城市发展空间格局。”

这似乎为滨海港综合能源示范基地问世埋下伏笔。沿海发展背靠城市,城市生长重在产业,而产业的活力,离不开新兴增长极。

“滨海港工业园区建设大型综合能源基地是发展必然。”在盐城市委常委、滨海县委书记、滨海港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孙轶眼中,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沿海高质量发展必将带动全省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和结构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区域性能源负荷中心。建设综合能源基地可以使能源供给侧、消费侧‘零距离’对接,以绿色、安全的能源保障助力沿海高质量发展。”孙轶说。但保障能源供给只是促进沿海发展的一方面,如何撬动城市“全面升级”?记者了解到,滨海港工业园未来将深化创新驱动,不断丰富拓展应用场景。“以用好‘新基建’为契机,推动新能源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以创新能力提升带动产业全面升级。”孙轶直言,这才是基地之于盐城、能源转型之于沿海发展的意义。

事实上,作为盐城传统四大支柱产业,汽车、机械、纺织、化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近年来也面临国内市场转型的巨大压力。产业升级是承压前行的重要内容,但促进产业多元化、打造产业新地标则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期待——

依托新能源产业集聚的规模优势,盐城将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示范大基地、世界一流钢铁产业基地以及华东地区最大的再生纸及纸制品生产基地。

沿海板块,未来可期。

转型: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今年2月3日,丹麦保利泰克风电叶片防雷测试和叶片防雷防腐材料制造项目“云端”签约落户盐城射阳;

2月6日,由上海电气设计、上玻院东台公司生产制作的S90叶片在中复测试中心顺利完成全尺寸静力测试,打破纪录成为世界最长的风电玻纤叶片;

2月8日,双瑞风电10MW—SR210型叶片在盐城基地顺利下线,以10MW—102m叶片创造了新的纪录……

这是盐城跑出的新能源发展“加速曲线”,曲线上的“重要节点”不止于此。就在今年4月12日,伴随盐城市射阳县龙源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盐城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04.76万千瓦,为这座省内设区市赢得了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的名号。

记者注意到,在我省能源领域,当转型一词深度撬动沿海发展的质量时,也不断推动内部结构变化——能源结构调优,趋势愈发明显。

“盐城是江苏‘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重点地区。”省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正义介绍,“十四五”期间江苏要规划建设盐城等3大综合能源基地,集中打造盐城等2大海上风电基地。在此过程中,国信集团作为省属主要能源集团,将全力参与全省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省内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打造新时代江苏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我们将以项目为纽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邀请南瑞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推进共赢发展,打造利用项目资源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样板。”谢正义说。

在孙轶看来,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盐城也理应在“双碳”实践中率先起步、走在前列,“可以很显著地发现,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经历一系列大变革与大调整。低碳、环保、高质量已成为亮度最高的能源发展热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源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被提上重要日程。建设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势在必然、时不我待。”

相较以往,更显著的变化还在于平台载体的投用。记者梳理发现,过去调能源结构时,招引企业落地或推动项目上马往往是我省促转型的主要方式。而近年来,建设园区、基地却更迅猛地走向台前。

“这演绎出一条更加集约化发展的路径,同时将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推向极致——通过用好平台抓手,快速吸附全链条新能源企业扎根,为能源结构调优赋能。”投资论坛现场有嘉宾指出,此次揭纱的滨海港综合能源示范基地“示范之处”正在于此。

孙轶则进一步解读:“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以世界一流为目标、以安全保供为重点、以优化结构为主线,建设集‘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火气’多能互补的大型、清洁、高效、智慧综合能源基地。”

跨越:抓时机度危机同步进行

能源转型与沿海发展的联系已不言而喻。对江苏来说,发展“机遇期”存在怎样的压力与机遇,未来能源发展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目前江苏电力行业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煤电装机占比和新能源装机占比都高于全国水平,因此我省‘十四五’期间减排和转型势必需要大动作。”投资论坛上,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吉立东分析认为,应对之策中,首先需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排放低的煤电技术,其次要对存量煤机进行灵活改造,提升煤机在电网中的调节能力,此外进一步用好我省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江苏‘十四五’规划,新能源装机量要超2200万千瓦,这将对省内能源结构的调整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传统能源转型还是新能源利用,都离不开技术。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我国正处在数字经济和低碳发展时代,尽可能少用并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是减碳的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要看到,其实电力几乎可以替代所有燃料,并且能由可再生能源大量生产,因此着眼未来,有必要建立一套以新能源为主体、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电力系统。”

“与此同时,新能源即将步入平价时代。相较陆上风电与光伏,海上风电平价会带来更大压力。对此,未来政府部门如何采用税收优惠、债券等辅助手段稳住市场,对支撑行业长足发展意义深远。”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新能源工程院书记、副院长黄春林提醒。

对此,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海上业务单元副总经理陈小海认为,压降成本是应对平价的“利器”之一,而技术创新又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以海上风电为例,叶片、传动系统等都还有待研发突破,在此过程中加大科研补贴,或可撬动产业发展并帮助企业平稳过渡。”

“即便没有补贴,能否通过出台相应政策置换资源?”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总裁助理、海上事业部总经理吴改说,最通俗解释便是下调新能源企业贷款利率,促其收益率提升,“如果能对产业部分环节实施精准‘反哺’,整个产业链将更加活跃。”

现场还有嘉宾认为,时代机遇前所未有,应对平价时代危机、维持较快增长,企业需“抱团取暖”。曹路宝也表示,欢迎广大企业独立或组建开发联合体、创新联合体,积极参与新能源产业发展。

一幅通往蔚蓝的画卷,已然展开。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