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在当今新一轮城市竞争背景下,“人才争夺战”也是“人口争夺战”
2021-05-18 14:02:08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正在释放“引力波”——常住人口已突破600万大关,达604.29万人,与10年前(459.7万)相比增加近144.6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接近350万,一举越过了300万的门槛,正式晋升为Ⅰ型大城市,实现城市规模和发展能级的跃升。

5月16日,惠州市统计局、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惠州常住人口总量排在全省第7位,而增量排在全省第5位,仅次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地处广深之间、在大湾区中心城市强大的虹吸效应下,惠州仍保持人口快速增长,显得尤为不易。这也侧面印证,在“双区”建设背景下,惠州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惠”有引力10年增加人口近144.6万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惠州这座大湾区“大花园”,吸引越来越多人口“聚惠”。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广东21个市中有15个市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市依次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分别增加7136531人、5975805人、2304552人、2246388人、1445850人。

10年增加约144.6万人,增长31.45%,年平均增长率为2.77%。惠州也借此一跃进入“600万人口俱乐部”,全市常住人口达604.29万人。

惠州的人口增量排在全省第5位,与惠州的经济总量在广东排第5位相当,凸显惠州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增长情况相匹配。

人气越来越旺的背后,是惠州正在显现磁吸效应。这不仅体现在常住人口快速增长上,也反映在旅游、商务活动等数据上。

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惠州有几组数据引人关注。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的数据显示,全市共接待游客260.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4.30亿元。在重点景区预约统计中,惠州西湖位居广东省第2位,仅次于广州长隆;惠州预约总量则位居全省地市第3位。惠州移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惠州总人口数大幅增长,总人口数(常住人口+来访人口)达到峰值841.7万,为今年以来总人口数的最高峰。高德驾车导航数据显示,惠东县成为全国自驾游最受欢迎的县域目的地。

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正在这里汇聚。

惠州地处大湾区,凭借区位交通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吸引越来越多的项目布局和企业、人才落户。

去年以来,一批大项目扎堆落户惠州。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工,总投资额约56亿美元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签约,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动工,计划总投资150亿元的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首期部分投产并启动项目二期建设,计划总投资约159亿元的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动工……

最近,韩国企业革新支援中心会长、韩国中小企业经营评估院首席代表禹泰宁选择把计划总投资额约7.56亿元的中韩新兴智造产业项目落户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这位在中国待了近30年的韩国企业家,去过很多城市考察调研,但对惠州情有独钟。

“惠州紧邻广州、深圳、东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且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土地空间大,又是中国三大中韩产业园城市之一。”在禹泰宁看来,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大的城市之一。

城市升级市区人口近350万

从惠州7个县区常住人口数据来看,有3个县区常住人口超过百万人,分别为惠城区(155.88万人)、博罗县(121.09万人)、惠东县(101.81万人)。紧随其后的惠阳区也逼近百万人口大关,达95.98万人。此外,仲恺区为53.18万人、大亚湾区44.44万人、龙门县31.92万人。

在此次公报中,很多市民最关注的是市区(城区)常住人口数量。按照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4个区的人口计算,惠州市区常住人口达349.48万,在全市所占比重上升了6.83个百分点,而山区县(惠东、博罗、龙门)人口所占比重则下降6.83个百分点。

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变化,那就是惠州的城市规模实现升级。根据国务院有关城市规模划分的标准,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随着最新人口数据出炉,惠州也从Ⅱ型大城市晋级为Ⅰ型大城市。

不单城市规模升级,伴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渐完善,惠州的城市品质也在升级。

最近几年,厦深高铁、莞惠城际相继通车运营,赣深高铁、广汕高铁加快建设,惠州机场不断增加航线并瞄准打造千万级干线机场……惠州与周边城市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不断扩容提质。尤其是近年来惠州大力建设“3+7”工业园区,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使得城市承载和集聚人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惠州这几年大力推进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形成立体交通网络,社会环境、政务环境和民生水平都有很大的改观变化。”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说,在大湾区城市中,惠州拥有土地空间、区位交通等诸多优势,港口、海洋资源齐备,这是很多城市不能比拟的,是珠江东岸理想的投资热土。

正是因为越来越宜居宜业宜游,惠州的人口快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惠州10年增加的144.6万人中,有115.03万人是市区增加的。而市区常住人口跨过300万的门槛,也让惠州具备了申报建设地铁的资格。特别是临深片区的跨市地铁(如深圳地铁14号线延至惠阳)有望更加顺利推进。

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在《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明确,支持深圳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而去年9月交通运输部也在文件中提出“深圳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展望未来,惠州人多年来的“地铁梦”或许将成为现实。

都市圈利好临深县区人口集聚

尽管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的深圳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明显,但随着临深片区道路交通升级,都市圈同城化趋势明显,人口溢出效应也开始显现出来。

特别是近年来,惠阳、大亚湾等临深县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做大做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大批企业和项目进驻,也带动常住人口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惠州7个县区人口都呈增长态势。其中,惠城区增加39.43万人,惠阳区增加38.74万人,大亚湾区增加25.19万人,博罗县增加17.27万人,仲恺区增加11.66万人,惠东县增加11.08万人,龙门县增加1.21万人。

从增长人数来看,临深的惠阳、大亚湾增长较多,两个区共增加63.93万人,占全市增加人口(144.6万)的44.21%。这凸显参与“双区”建设为临深片区带来更大发展机遇。随着惠州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将有助于深惠加速一体化、利好惠州发展。

实际上,与深圳等发达城市融合发展,正是惠州大方向。根据行动方案,惠州将加强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市国土空间规划对接,发挥惠州在大湾区的土地空间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发展区位优势,建立与周边城市一体化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执行协调机制,实现合理布局、精准设计、协同执行,大幅提升城市能级。

具体来说,惠州将加强惠阳区与深圳龙岗区、坪山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潼湖生态智慧区)与东莞松山湖,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深圳坪山区、大鹏新区,惠东县与深汕特别合作区,龙门县、博罗县与广州增城区、从化区的规划对接,促进与广州、深圳、东莞接合片区规划接合。

“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以都市圈作为人口集聚的大空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毛艳华认为,深圳面临土地空间、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压力,而惠州的空间广阔,可以通过平台共建,深化分工合作,强化政策对接、产业协同、生态环境共治、开放平台和创新资源共享。

在毛艳华看来,借鉴广佛同城的经验,深惠应当加强协同机制的构建,成立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更好地推进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惠州还应当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人才环境,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让人才来到惠州后能够安居乐业、创新创业。

如今,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惠州正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惠州将加强与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衔接,在区域规划上加强接合,在基础设施上加快协同,在产业发展上承接辐射,在创新创业上学习借鉴,在城市建设上对标提升,推动实现与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与深圳先行示范区融合发展更加紧密高效。

按照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惠州将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能源基地、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要板块、国家级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高端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品质城市,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重要支撑。

■释疑

为何2019年人口仅488万而2020年超600万?

此次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惠州常住人口为604.29万人。而去年4月,惠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在《2019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88万人。

从488万人到604.29万人,数据相差116.29万。不少网友看到数据变化后产生疑惑,难道一年之间就增加了100多万人吗?惠州市统计局方面表示,实际上并不能这么理解。之所以两个数据产生较大差异,是因为10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与非普查年份数据的口径不同。

专家表示,根据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全国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开展抽样调查,非普查年份人口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由于抽样调查误差的存在,在利用抽样比推算人口总数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普查年份是通过全面调查来获得,数据更加全面准确。这也是世界各国为了摸清人口状况费时费力也要开展人口普查的原因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降低漏登率。这意味着,原来漏登的一些人口通过这次普查都登记上来了。

日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也表示,根据国际惯例,人口普查之后会对两次普查之间的抽样推算数据进行修订,这将消除目前抽样推算的数据和人口普查获得的新数据之间的差异。

■观察眼

让人才和人口留得住用得好

在当今新一轮城市竞争背景下,“人才争夺战”也是“人口争夺战”。

惠州的常住人口已突破600万大关,显示“人口红利”依然存在。惠州较快的人口增速,是在面对深圳、广州等周边城市强大的虹吸效应情况下实现的,更加凸显惠州的吸引力、竞争力增强。

然而,相比周边发达城市,惠州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依然非常紧缺,也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短板。在这方面,惠州应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和项目,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现代产业,提供更多优质工作岗位和更加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让高端人才来惠州后有“用武之地”、能够充分施展才干,让人才和人口能够引得进、留住得、用得好。

值得深思的是,人口快速增长也对惠州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特别是从人口年龄构成来看,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惠州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3.1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0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7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0.92个百分点。小孩和老人的人口比重提高,就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而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就需要进一步吸引更多、更年轻、更高质量的就业人口,使人口结构更加年轻化,让这座城市更具活力,更具创造力、创新力,更有发展前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