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搭建平台让妇女聚起来,乡村振兴绽放“她”力量
2021-03-23 10:25: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

在各项政策措施的鼓励支持下,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向乡村振兴的舞台中心,不仅成为建设农村的主力军,而且带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其中。

为了激发沉睡的“她”力量,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开展了因地制宜的探索,推出基层妇联改革、巧妇贷、巾帼志愿者等举措,让妇女参与到乡村建设中。系列举措落地实践之后,不仅让大量农村妇女脱贫致富,而且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妇女成为建设家乡的主力军、主心骨、领头羊。

搭建平台让妇女聚起来

今日的农村妇女,早已不再是家庭主妇的传统角色。随着大量农村男性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家乡的女性顶起了“一片天”。她们日常从事农活和家务,或是经营自己的产业和事业,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角色。

身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中药师的李亚凤,2017年当选为所在的漳州市浮宫镇田头村的妇联执委。“原本的卫生服务工作就一直在向村部靠拢,加入妇联之后可以更好地将本职工作与乡村服务结合起来。”李亚凤说,自己不仅帮助民众就医和普及卫生知识,也参与组织妇女儿童的活动。

近年来,福建省妇联大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将原来的农村妇代会改为村级妇联,新增乡镇(街道)和村妇联执委约19万人。基层妇联干部表示,“妇女主任”已成为历史概念,全体农村妇女群众有了村级妇联这个“娘家”。

妇联组织将妇女群众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女骨干、女代表、女能人、女带头人、女先进典型等,广泛吸纳到队伍中来,依托于不同岗位,让女性在妇联工作中发挥各自所长。

在田头村11名妇联执委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如个体户、种植户、工厂员工、快递物流代理点负责人、农场主等。担任妇联执委的小卖部老板沈丽凤说:“由于小卖部是村里人员往来最频繁的地方,可以借此宣传移风易俗的新观念。”80后女党员郭毅琛在妇联中树立起“女强人”的榜样,她既是一名驾校教练,同时经营着物流、养虾、杨梅园等产业,在组织妇女活动中身先士卒。

在此基础上,企业、合作社、社区等建立起各类实体“妇女之家”3万多个。这些平台既能够发挥脱贫致富的引领示范作用,也让广大妇女聚在一起互相帮助,让基层妇女工作由“一个指头”变成了“一个拳头”。

记者在泉州市惠安县中田休闲农场的现代化大棚里看到,71岁的程远妹正在打理一些盆栽花草。她说:“我的身体硬朗得很,在家闲着也没事,来大棚每天能赚70元,很高兴。”

作为惠安县7个“妇女之家”之一,中田休闲农庄以粮食种植和设施农业为主,近年来积极吸纳了2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平均月工资3000多元。农庄总经理柯素琼说:“农村妇女劳动力很多,利用起来不仅帮助女性增加收入,也解决了农场的劳动力问题。”

妇联组织还大力推进“网上妇女之家”建设,全省约4万个妇联好姐妹微信群直接联系基层妇女群众超百万,让妇联和妇女群众联系更紧密。

漳州市浮宫镇田头村妇联主席沈丽雪介绍,建立了村里“一呼百万”的妇联好姐妹微信群之后,开展工作更加便利,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在妇联执委的带动下,妇联活动和利好消息都第一时间传达给大家,妇女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涨。

创新服务助力“巧妇”当家

新时代的农村女性既主内又主外,她们也在为实现个人价值主动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为助力巾帼创业就业,福建省探索创新金融,让有志妇女成为“大当家”。

福建泉州的“惠安女”向来以独立自强闻名。泉州市惠安县小岞镇妇女李丽英是惠女传统服饰的传承人,一直期盼着能够将传统服饰推向市场,发扬传统文化,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当地妇联得知后,联系到惠安信用社为李丽英申报“巧妇贷”,很快给予了她150万元的授信额度。如今,李丽英已将惠女服饰卖到了北京、上海,每年销售1万多件。

“多亏通过‘巧妇贷’申请下来第一笔资金,我的创意和想法才真正落地,实现了一个心愿。”李丽英说,接下来打算将传统服饰与摄影相结合,打造成文旅基地,带动当地文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女性加入。

为缓解妇女创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2017年福建妇联与福建农信联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出“巧妇贷”金融产品,将创业妇女的需求与农信社网点多、渠道广的优势相结合,在信贷规模、利率定价、贷款期限等方面给予创业妇女倾斜和优惠,有效缓解妇女创业融资难问题,极大激发了妇女的创业热情,也加快了她们增收致富的步伐。仅2020年就新增“巧妇贷”户数12.8万户,金额25亿元。

在助力妇女就业创业方面,福建妇联长期调研发现,不少农村妇女学习意愿强,于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知识技能培训活动。

漳州市云霄县坎顶村有一个“巧娘班”,是福建省第二批农村社工试点项目,最初成立于2017年5月,后被列为漳州市16个由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试点之一。

数字、汉语拼音、笔画笔顺……村里10多位妇女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从头开始学文化知识,她们中年纪最小的不到40岁,最大的77岁。

学会了看“工资条”,她们并不满足。在妇联、民政等部门支持下,她们走出坎顶村,到闽南师范大学聆听乡村振兴讲座,到厦门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回村后,她们就将学到的技能投入实践中。

除此之外,技能培训更是农村妇女所急需的。例如,去年漳州市妇联组织200多名女电商参加“女性线上创业课堂”,进行七天的线上系统培训与实操,并利用线上展销会契机,发动贫困妇女参加,实现产销对接。泉州市惠安县小岞镇成立的青年旅游创业者联合会中,有八成以上会员都是农村青年女性。

据统计,去年疫情期间,福建各地组织“巾帼致富种子工程培训班”“省专家快车农村行”等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700多期,受益妇女7万多人次,有效缓解了疫情对农村地区带来的就业冲击。

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农村妇女是福建省长期以来的做法。福建妇联于2013年推动成立的闽姐姐家庭服务有限公司,七年来已累计培训家政学员10万余人,人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至6万元,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在家政行业就业,实现“家政上岗一人、脱贫致富一家、温暖幸福又一家”。

为乡村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多,谁来建设农村是老难题。通过各级妇联组织的积极引导,福建许多长期“隐居幕后”的妇女走向乡村振兴的舞台中心,不仅成为建设农村的主力军,而且带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其中。

走进福州市闽侯县小箬乡大坂村,记者看到街道干净整洁,空气弥漫着泥土的清新味儿。在村中心新建的垃圾回收站里,几位村民熟练地分拣垃圾,倒入不同的垃圾桶里。

2018年5月,在福州市妇联指导下,大坂村十多位妇女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因为大坂村民多数姓卓,所以起队名为“卓玛”。她们主动打扫公共场所卫生,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既是村容村貌的维护者,也是劝导员和监督员。

“一开始肯定难,因为原来多数村民都是各过各的,村子美不美,发展好不好,都和自己没关系。但我们妇女干工作有优势——耐心。”卓玛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林益美笑着说,她们一家家聊、一户户劝,看到变化的村民也渐渐认可了她们的工作。

卓玛志愿者服务队是福建省近年来兴起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其中一支,是福建动员妇女服务乡村的一种创新做法。在妇联、民政等部门的引导下,各级妇联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和基层妇女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妇女和家庭参加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如今已有各类志愿队3000多支。

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妇女不仅能让农村变得更美,而且让农村变得更“活”。

就在几年前,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显得有些“荒凉”:卫生差、人气少,一栋土楼也年久失修,面临倒塌。2017年,内龙村五位妇女主动站出来,带头做卫生、修土楼,还办了托儿所,并为游客提供服务。

村民称赞她们为“五朵金花”。内龙村妇联主席张娇凤说:“妇女有亲和力,在农村做工作也有独特的优势,未来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多妇女在实践中证明,她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更是领军者。以泉州市惠安县净峰镇为例,因为大量男性村民长期外出打工,有近一半村的村干部全部都是妇女。县党委还在积极开展“女性进村两委”的培训班,教更多女性村干部有关村级治理的业务知识等。净峰镇组织委员柯庆民说:“如果一个村的支书是妇女,不仅这个村子治理得一点儿也不差,而且乡村更和谐,乡风更文明。”

不少村干部反映,女性在调解乡村事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惠安县螺阳镇尾透村,有一个成员全部由女性组成的调解队,并成立“惠女调解室”。她们充分利用妇女柔性的一面,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成为家长里短的“和事佬”、民生工程的“推进器”、法制政策的宣导员,获得了一众好评。

开发巾帼力量巨大潜能

从自身解放运动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再到走上乡村振兴的舞台,“红色娘子军”“巾帼英雄”“妇女能顶半边天”,都是她们奋斗历程留下的印记。

“曾经女性可以英勇参加游击队,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继续为社会服务,发扬革命精神,让后代继续传承下去。”曾是20世纪70年代福建“妇女耕山队”一员的杨足金,至今仍带动着身边的女性活跃在乡村建设的行动中。

记者调查发现,妇女在主导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意愿强烈。如今在各个村庄,每到傍晚随处可见女性唱歌跳舞的身影,每逢节日还会献上精彩的演出。龙岩市连城县新泉镇有一批“妇女夜校”的成员,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值守村口,自发清洁集镇、河道等公共空间,每逢相关节日探望孤寡老人、祭扫烈士陵园等。去年,她们还共同捐资修整了一处公共场所,供村民休闲娱乐。

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妇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巾帼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发掘,带动更多女性广泛参与。

“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像‘巧娘班’一样,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格外重要。”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彭宏椿说,近年来漳州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建设家乡,给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精神面貌带来了大变化,应该给予妇女更多话语权,让妇女在农村建设中更多发声,同时充分调动妇女的主人翁意识。

大坂村村支书卓廷生说,巾帼志愿队主动承担起村容村貌的维护工作,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现在大坂村成了美丽乡村和观光景点,还有村民从外地回到家乡搞起了旅游,把礼饼、油茶、白地瓜、橄榄等特产带给外来的游客。”

专注于农村建设工作的福州美和公益公司董事长林炉生说:“让妇女主导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也期待更多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

全国妇联曾出台《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动员农村妇女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提高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素质和能力,开展“美丽家园”建设活动,引领农村妇女共建共享生态宜居新农家等。

福建省妇联副主席陈铁晗指出,女性角色是社会生活中的稳定器,家庭和睦兴旺需要妇女的操持,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也需要更多柔性的力量。在乡土人情社会中,女性更为细腻的治理实践,是乡村和谐发展的推动力。近期开展的“最美庭院”评比,也是让女性从“治小家”走向“为大家”。

“原来妇联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知道妇联组织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了!”在基层妇联改革之后,不少妇女干事反映,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提升履职担当和作为意识的同时,大大增强妇女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妇联队伍有了更多能干的“铁娘子”。

“会改联”以来,各地不断探索创新理念和服务模式。如石狮市宝盖镇妇联通过区域化建设,设立“138”家庭服务模式,即依托1个中心,发挥妇工、社工、志工3支队伍作用,开展法律咨询、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婚恋服务、家庭关爱、家风家训、创业就业、小型公益创投等8个方面的服务。此外,基层组织探索将特色“妇女之家”细分成“反家暴之家”“爱心妈妈之家”“特殊儿童关爱之家”“海峡姐妹之家”等各种类型。

“女性投身乡村建设,而乡村振兴也成就了女性。”陈铁晗说,社会的发展推动妇女走到时代前沿,乡村这片沃土也让她们有了奋斗贡献、挥洒能力的舞台,甚至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在这过程中,随着女性的成长,必然有一批优秀的女性能够脱颖而出。(记者 孟昭丽 林超 邓倩倩 )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