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具化为信息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信息检索的原理与方法,网络与开放资源的利用,信息素养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场景化运用,文献信息管理工具,信息道德与学术规范等教学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信息素养的基本理论,熟悉了信息评价、信息伦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信息获取、信息管理、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提升了解决信息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特点,教学团队设计了个性化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将信息素养融入专业课学习。课程结束后,学生反馈表示,在学习中受益匪浅,提高了信息意识,掌握了信息知识,加强了信息技能,熟悉了信息规范。
在做好线下同步教学的同时,教学团队还深挖“异步”课堂所蕴含的创新方法和潜能。教师在线下实体课堂布置任务,以数字教学平台为依托,学生课下完成任务,在任意时间直播展示、上传平台,师生通过观看回放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异步”课堂教学具有交互性强、可视化程度高、个性化展示突出、过程可回溯等多方面优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效延展了学习时空,通过生生互助、互学、互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异步”课堂教学还为加强学业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可能,牵引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负责人鼓励教师积极反思和总结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反馈,对提升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课程组吕阳老师在反思中总结了心得。一是以点带面。用具体真实的实例来介绍资源,学习效果会更好。比如在讲EBSCO非刊资源时,并没有直接列举非刊资源的种类及检索方法,而是以一名学生的真实提问“阿里巴巴的SWOT分析”作为切入点进行讲解,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记忆很深刻,而且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到其他非刊资源的检索中。二是以小见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案例越来越多,真实的问题更能引起共鸣,提高“抬头率”。比如“高校扩招导致的就业问题”,就可以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新闻作为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扩招真的能提高就业率吗?进而提炼出检索主题——大学扩招导致的就业问题。三是设计至上。在平时教学中要精心设置活动环节,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比如在做提取关键词的练习时,可以使用即时词云制作软件,学生可以通过扫码填写关键词即时生成在线词云。统计发现,学生使用相关软件的参与度比直接回答问题提高了将近30%。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许多关于网站检索和图书馆的知识。在如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掌握良好的检索方式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利用网络查找需要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能够让我们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我终于学会怎么搜文献了!大一下学期能学到相关的知识真的很棒,不然很多实证类研究真不知道如何下手,再迟一些掌握这些知识,写论文就可能来不及发表了。”
学生的积极反馈给了教师继续改进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动力。
“赛”——举办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助推学习兴趣与热情
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仅靠一门18学时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以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从2017年起,天津财经大学连续多年举办“乐研杯”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大赛迄今已举办4届,累计50余所财经高校的3万多名学生参加。大赛以“信息搜索·知识发现·价值创造”为主题,旨在推进信息素养的概念和技能融入全国财经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共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素养技能的学习力度和关注度,加强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宣传推广。由于在“乐研杯”信息素养大赛中的出色工作,天津财经大学被组委会授予“特别贡献奖”。
竞赛活动对课堂教育模式起到了促进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使竞赛活动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环节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效果检验平台,助推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信息素养大赛在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同时,还对教师起到了“促教”作用。在设计赛制过程中,贯穿大赛始终的问题是:如何围绕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考查学生不同层面的信息素养能力?来自信息素养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对大赛应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主客观题目的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对今后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改革设想。可以说,以大赛为契机,深层次引发了对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
通过参加信息素养大赛,学生们发现了自身信息素养方面的短板:“在上机操作环节,我们的检索思路比较清晰,不过由于前期在检索词的选择上花费了较多时间,导致最后制作PPT的时间较为紧张。以后我们要注意对时间的安排与把控。”
大赛也让学生们收获了成长的进步:“我最初只会简单地在网页上收集资料,现在可以熟练使用各大数据库的众多功能,通过较为复杂的检索过程,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写论文方面,我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成长。”
还有学生表示,信息素养大赛已经成为校际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检索展示环节让我领略了不同学校的风采,也让我深深感受到思维方式的不同,拓宽了我的视野。特别是许多其他队伍对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以及运用思维导图展示的检索过程,都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参赛学生说:“自去年报名参加信息素养大赛至今已有半年多,比赛结束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信息素养’4个大字的深刻含义。大赛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与团队队友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通过老师的指导与比赛的过程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我希望可以把信息检索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充分发挥信息素养的作用,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练”——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为师生提供实践实训空间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除了以课程、大赛方式系统地开展信息素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学校图书馆还依托新生入馆教育、双周培训、预约培训、嵌入课堂式培训、网络课堂、培训微视频等方式,全方位致力于学生的信息素质养成。每年在新生入学季,学校都会举办“趣味检索马拉松”,通过抽签、接力寻书、找线索、上机检索等环节,以游戏的方式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熟悉馆藏布局,掌握文献检索方法,为进一步利用各类文献资源提升数字素养与开展技能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还秉承“专业互通、知识融通、校企联通”的建设理念,投资近千万元搭建校内实训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式、项目制、多专业、跨学科的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模拟商业环境、区块链仿真、财务机器人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进一步夯实信息素养教育成果,提高学生在数字场景下利用信息素养知识、信息素养技能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小切口”做出“大文章”,实现校生“双赢”
经过连续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将信息素养教育这个“小切口”做出了“大文章”,取得了新突破。将2021年的学情调查数据和2017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在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链”上的信息收集、数字基础、量化分析、书面表达、解决问题“五大能力”分别出现了2.5—6.4分不等的分数提升。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教育成果最终体现在了学生的成长与收获中。到华为、百度、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累计2000多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的学生人数增加。2021年,学生对学校整体满意度评价较2017年上升了2.76%。
天津财经大学在数字人才需求牵引下,围绕财经人才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进行了诸多的探索,为我国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些许可借鉴的经验,努力为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