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关注 > 正文
创造对老年人更加友善的技术环境,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社会共识
2021-05-11 08:07:3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

近来,由于热衷网络直播、想当网红的特别人设,电视剧《八零九零》里的角色“胡梦奶奶”收获关注。在某社交网站上,与此相关的话题“如何看待老年人当网红”获近亿阅读量。

老年人当网红成新闻,恰恰说明这事儿稀奇。电视剧是社会生活的折射,在现实生活中,别说时髦的网红群体了,就是在整个网络世界里,老年人的身影都很稀缺。他们声音微弱、无人倾听,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边缘人群。

老年群体曾经长期占据着社会和家庭的“C位”。《红楼梦》中慈爱的贾母和《家》中严苛的高老太爷,都对家族事务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在现实生活中,“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让人不寒而栗,有力地维系着父权的权威。然而到了今天,老年人不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较为弱势,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也日益成为弱势群体。

这种变迁经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以农耕文明——乡土礼俗社会和工业文明——城市法理社会为分野。前者强调传统和稳定,使老年人更具优势;后者强调创新和变化,使年轻人更具优势。简而言之,传统的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天时、季候、物候和劳动经验,年长者积累的经验、掌握的技巧,成为宝贵的关键性资源。乡土礼俗社会的治理和运转,也高度依赖传统、习俗、伦理和道德权威,这些治理资源依附于长幼辈分,实现代际传承。

工业化带来迥异于传统的文明范式。在工业生产中,科学知识居于核心位置,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科技进步。工业化大生产重组社会结构,城市化瓦解了乡土社区,法理也取代礼俗,成为社会治理和运转的核心规范。在这一进程中,年轻群体在科学知识、创新能力、适应高度变化的社会规则等方面都逐渐取得优势地位,最终全面取代老年人群体,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和中坚力量。

这种变迁波及方方面面。老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由于跟不上迅速变化的社会节奏而显得过时、老旧。作为工业科技文明的最新成果,网络、数字技术、智能化更给老年群体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一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在今天的城市里可能寸步难行。但是,科技进步、文明发展,应该带来更大的包容性,无论什么年龄、什么时代的人,都应该被包容到文明之中,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一种技术文化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排斥在外,使他们倍感压抑和疏离,那么这种缺陷就需要补救和完善。

宝黛的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高家三兄弟的牺牲、抗争和救赎,曾经引发人们追求一种更加平等、包容和人性化的新式文明。斗转星移、桑田沧海,今天的贾宝玉、林黛玉们,今天的觉新、觉民和觉慧们,正充分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文明带来的福祉。然而,今天的贾母们、高老太爷们却在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和社会潮流里迷惘失落。偶有少数几位老人闯进了年轻人的天地里,成为潮人、网红,却因为“稀罕”而成为引发围观的奇观。

创造对老年人更加友善的技术环境,营造更加适老的社会生活环境,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社会共识。技术和社会都应该向老年人提供包容度,使他们同样能够享受技术带来的便捷,能够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工业—城市文明带来的福祉。

(作者:封寿炎,系媒体评论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