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长假,尽管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但人们出游热情依旧不减,全国各地迎来一波补偿式消费热潮,零售餐饮、旅游收入、电影票房、购物消费等多项数据都十分可观,“长假经济”迎来显著增长。消费市场的火爆,将有助于拉动中国经济复苏。
商务部指出,今年国庆假期消费与往年相比凸显四大趋势,即本地消费、周边消费、居家消费成为新热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健康消费更加受青睐;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热度不减;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体验式、场景化消费需求将不断提升。预计全年社零总额有望达到4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12.5%左右,比2019年增长8%左右。
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超5亿
在经历了暑期旅游高开低走后,国庆期间各地迎来了补偿式出游热潮,全国多地知名景区连续多日入园量达到峰值。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信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1年国庆假期出游总结报告》,今年国庆,品牌类度假目的地热度较去年同期提升327%。与今年以来“宅度假”不断风靡的趋势一致,高星酒店延续火热态势,国庆期间高星酒店均价高达945元,环比节前一周提升超80%。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谢晓青表示,今年国庆出游总体呈现周边、长线两开花的局面,城市微度假、周边深度游、省内长线游、跨省长线游等玩法多样。
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广东、四川、浙江、广西、江西旅游热度最高,无论是居民出游意愿,还是当地旅游订单量都在国内目的地中位居前列。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局部疫情影响,本地游、短途游为今年国庆假期主要出游方式,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周边游订单同比2020年增长56%。因此,消费能力和旅游资源都有一定优势的省区市,旅游市场更为活跃。
旅游市场的爆火是国庆长假消费市场火热的缩影,而假日消费则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消费券拉动湖北12亿元消费
据中国银联统计,10月1日至6日,银联网络交易金额2.31万亿元,交易笔数41.77亿笔,日均交易笔数相比去年国庆假期增长32%。网联平台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6日,网联平台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120.19亿笔、金额6.46万亿元。日均交易笔数和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两成。国庆假期前6天,两大支付网络交易金额合计8.77万亿元。
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节期间的总体消费额同去年国庆节相比上涨29.5%,较2019年国庆节同比上涨51.6%。
国庆假期消费市场的火热,更多得益于各种促消费举措的加速推进实施。
为抓住金九银十、岁末年初旺销季节的有利时机,在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促消费工作,商务部日前发文部署从稳住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优化提升消费平台载体等三个方面推动消费持续稳定恢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提出,将充分发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传统消费,发展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拓展县乡消费,增加公共消费,加快培育更多消费新增长点。
地方层面,各地消费市场也瞄准黄金周长假的契机,对促销费加大部署。
国庆节前一天,湖北省政府向市民发放了3.55亿元的商场、超市、餐饮消费券。同时,各电商平台、鄂旅投等也发放总额达4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据湖北省商务厅监测,10月1日至7日17时,湖北大中城市36家零售类样本企业实现销售额27.9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5%,同比2019年增长2.3%。全省监测的武汉市8家大型企业国庆节七日实现营业额5247.07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6.1%,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截至10月6日24时,国庆档首批消费券普通券已核销2.47亿元,拉动消费12.23亿元,核销比例达到59%,远超中秋档湖北消费券普通券的核销比例。
在节前商务部召开的“保障节日市场供应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介绍,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大幅回落,下半年逐月回升,8月份以后基数不断抬高,所以今年下半年以来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总体会呈现前高后低格局。商务部分析,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零总额有望达到4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约12.5%,比2019年约增长8%。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长期看,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这里面也孕育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升级需求,将有力支撑消费总量扩大和质量改善。
10月6日,国庆假期期间,贵阳火车站旁二七路小吃街人山人海。(李璟)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