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商集团(600774.SH)持续加码医疗器械赛道。
6月27日晚,汉商集团发布公告,其控股孙公司上海融公社芳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现金人民币700万元,合作方上海融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现金人民币300万元,双方共同发起设立江苏融公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6月25日取得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汉商集团表示,通过设立上述合资公司,有利于拓展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业务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更好地赋能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发展。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汉商集团在2020年切入医疗器械领域,此后持续布局。就在2021年1月,公司控股孙公司武汉汉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上海汉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福州汉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持续布局医疗器械领域
根据公告,本次投资标的注册成本1000万元,经营许可项目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上海融公社芳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700万元,占注册资本比例70%,上海融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比例30%。
汉商集团表示,通过设立上述合资公司,有利于拓展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业务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更好地赋能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根据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据,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主营收入约为7200亿元。2021年至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5%左右,中国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将维持高速扩容态势。
2020年8月,汉商集团通过增资完成对上海融公社芳侯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持股比例65%,进入医疗器械产业互联网及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2020年10月完成重大资产收购,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两项收购完成后,汉商集团主要业务变更为医药、医疗器械、商业及会展运营业务。
此后,公司还成立武汉汉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并在北京、上海、湖南、福建等省市成立区域医疗器械贸易分支机构。
如今,汉商集团秉持“大健康+大商业”双主业发展模式,以购物中心商业运营为基础,拓展医疗大健康发展道路,聚焦药品及医疗器械等相关健康产业领域,持续在中药、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等方面布局。
其中,公司医疗器械目前业务主要在血透、影像、骨科、口腔、眼科、产科等医疗器械贸易领域。2020年,实现营收2430.42万元,同比增长100%,毛利率达到74.07%。
拟切入医美赛道引上交所问询
有意思的是,在大健康领域,除了医疗器械外,汉商集团还将眼光瞄准了近来火热非常的医美赛道。
6月23日晚,汉商集团还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汉商大健康拟以195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孙公司汉商生物,专注于医美产品领域,立足核心技术优势,开发聚乳酸微球等医美应用产品。
公告称,待汉商生物成立及团队成员到位后,由汉商生物团队成员及相关人员等共同成立有限合伙企业对汉商生物进行增资,以1050万元出资获得增资后汉商生物35%股权,并在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后实施。增资完成后,汉商大健康和新设有限合伙企业分别持有汉商生物65%、35%股权。
汉商集团表示,此次对外投资,将有效集聚公司、团队等多方资源并专注于医美产品领域,立足聚乳酸材料的核心技术优势,围绕生物材料技术平台进行产品线的打造和拓展,重点开发聚乳酸微球等医美应用产品,持续推进项目研发落地并不断寻求新的市场化发展机会。
汉商集团称,公司旗下迪康药业的子公司迪康中科是国家生物医学材料、新型医疗器械、药物控制释放等研发、产业化基地及学术推广中心,成功实施了国家“863”高技术项目,是国内唯一可批量生产百万级超高分子量聚乳酸及实现规模化生产医用级聚乳酸材料的企业,已有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可吸收医用膜、医用冷敷贴等多类型产品上市。
然而这则公告却迅速引来上交所的问询函。交易所针对汉商集团之前从未提及医美技术,要求公司作出说明;以及针对公司可能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的情形,要求其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近1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以及未来6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计划。
问询函提到,汉商集团在收购迪康药业相关公告中,未提及聚乳酸为主要产品,也未披露相关业务和财务信息,要求公司核实并补充披露与迪康中科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企业的名称及市场占有率,迪康中科与医美相关核心技术优势的具体体现,包括专利和非专利技术名称、剩余期限、医美应用产品名称和最近一年又一期的实际产销量和主要财务数据;拟开发产品聚乳酸微球尚需完成的研发项目、研发周期和预计研发投入金额,并充分提示相关研发风险;根据相关规定,拟开发产品上市前是否需要开展临床试验、是否需要取得相关生产销售许可,并充分提示相关审批风险。( 汪静)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