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财经 > 正文
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障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2021-06-23 13:33:49 来源:中国商报 编辑:

又到毕业季,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状况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总数再创历史新高。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各地各部门密切合作、集聚资源,通过精准掌握高校就业“基本盘”,全面提升人岗配备“精准度”,通过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全方位、全程化”等努力,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障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近一段时间,多部门密集出台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迎战就业季,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与此同时,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相关部门精准施策

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在促就业方面推出多项有针对性的措施。人社部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已经陆续推出房地产、餐饮、土木建筑、医药卫生、互联网、消费零售、大健康、生活服务、体育文娱等多个行业招聘专场,以及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方特色专场活动。

为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每年选派3.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在公务员招录方面,中央组织部、国家公务员局将考录时间提前约两个月,预计于7月基本完成。国企招录方面,教育部会同国资委、中央广电总台等举办“国聘行动”第二季,已累计提供岗位58.9万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录方面,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各地做好教师招聘工作,预计于8月基本完成。

除了政策性岗位外,教育部还大力拓展市场化就业渠道。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表示,组织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群体等专场招聘会40场,累计提供岗位信息342万条。

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措施,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广东有效整合岗位资源,开展跨度时间长的“木棉花暖”大型公益网络招聘和直播带岗活动。截至目前,广东省教育厅面向全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已开展796场分区域、分行业、多形式的系列供需见面活动,共有14.87万家企业参加,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充足的岗位资源。云南启动“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专项行动,组织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为学生搭建就业供需平台。福建启动2021届毕业生就业“百校百日攻坚”行动,明确抓住当前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冲刺期,全力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此外,甘肃、湖南等地还密集开启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开展就业促进月等活动。

求职招聘市场回暖

国家和地方的精准施策已经产生效果。BOSS直聘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以下简称就业报告)显示,2021年应届生求职招聘市场相较去年明显回暖,招聘需求同比增长52.5%,校招平均招聘薪资为6112元/月,同比增长4.7%。截至5月,2021年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到52.5%。2021年春招季,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招聘同比增幅均超过40%。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应届生需求量同比增幅达到59.6%。

就业报告还发现,2021年超过50%的应届生对来自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发布的岗位表现出了兴趣,较去年同期明显回暖。

行业选择上,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应届生最关注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17.7%;批发和零售业,占比17.2%;教育,占比1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1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9%。

58同城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在行业选择上,IT互联网行业自然成为最受毕业生欢迎的行业,占求职总数的比例高达19%。

近年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创造了大量的高薪就业岗位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大学生的就业兴趣。据人社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未来5年,我国对新职业人才的需求超过3000万人,其中仅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缺口就将超过500万人,就业前景仍然广阔。

灵活就业成新选择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及对人才要求提高,大学生群体也在调整发展路径,越来越多人选择拥抱当下灵活就业、自由职业等多元的就业形态,拓宽自己的未来选择。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的2021应届毕业生当中,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较去年收缩18.9个百分点;15.8%选择自由职业,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12.8%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

从用人需求看,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比例约55.7%,比2019年增加约11个百分点,近30%的企业打算稳定或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专家认为,数字技术的革新带动了共享经济、线上经济的发展,云客服、短视频、在线教育等内容平台为灵活就业创造条件,在时间、空间、形式上拓展了大学生择业的外延,丰富了供给端的就业岗位。“互联网经济开辟的新蓝海正为有意投身灵活就业岗位的年轻人创造更多与之相匹配的岗位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迪表示。

为支持灵活就业,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及多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为灵活就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各地充分挖掘新业态就业创业潜力,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青海将积极挖掘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就业机会,通过兑现各类补贴、场地支持等政策,支持毕业生从事个人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浙江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引导各地有序开展电商培训,还将结合产业发展、企业用工和市场需求等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精准度和匹配度,让更多人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在云南,学生可以享受免费的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还可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不超过3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补贴。(记者 王莉)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