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财经 > 正文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2020-10-31 19:13:06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编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一次次播种与收获中,农业农村“十三五”发展成就喜人。

“这几日,地里冒出青茬,冬小麦出苗了。”河北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史堤村种粮大户刘军的笑容满面。收完玉米种小麦,3000多亩地,他一茬接着一茬种。

更让刘军的感慨的是,种地告别了看天吃饭,丰收底气足足的。刘军的细数变化:打药从“人背药桶”到“机器背人”再到“飞机喷药”;浇地从大水漫灌到移动式喷灌再到水肥一体……种地轻省了,成本低了,粮食品质更好了,小麦和玉米年产量能达到3000多吨。

这样的故事在广袤田野中不断上演。一家家“小账本”连成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大账本”。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8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近九成。农业农村部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秋冬种生产,力争冬小麦面积保持3.3亿亩以上,冬油菜面积达到1亿亩,冬春蔬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左右,为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收打好基础,实现“十四五”农业生产良好开局。

在国新办近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中,再一次让大家意识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稳稳的,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争取了战略主动。

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翻开农业农村“十三五”账本——

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粮食产量将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刘焕鑫介绍,“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89.3万个,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万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由2015年的2.73∶1缩小到2019年的2.64∶1。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97元,实际增长1.6%,第四季度增速将继续提高。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产业扶贫政策覆盖了98%的贫困户,贫困地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带贫能力强的主导产业。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刘焕鑫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布实施,党的农村工作条例颁布施行,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普遍建立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31个省全部成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介绍,此外,规划先行、梯次推进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基本构建,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工程启动实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各地各部门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加快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努力让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农村、更多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魏百刚介绍。2019年全国建成农产品加工园1600个,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了22万亿元。各地建设了一批产值超过10亿元的特色产业镇和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村。2019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了8500亿元。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介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开,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基本完成。”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活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以上,2018年以来累计新改造农村户厕3000多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任务统筹推进,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农村改革是农村发展的动力。刘焕鑫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改革高度重视,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几年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吴宏耀介绍,一批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出台,一批纵深突破的改革试点实施,一批成熟定型的法律制度建立。通过改革,初步构建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2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出台,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6亿多人集体成员身份得到确认。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逐步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初步建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围绕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出重大改革举措,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撑。”吴宏耀介绍。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