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头条 > 正文
天津安捷物联交出创新“成绩单” 走出特色“双碳”发展路
2022-02-24 14:05:20 来源:津滨网 编辑:

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2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这是“滨城”企业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捷物联”)交出的创新“成绩单”。期,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着“双碳”目标,在新时代的能源产业领域不断发力,通过叠加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让企业更具竞争力。

创新产品降低能源消耗

为了探索创新技术在企业实际应用的情况,记者走进位于高新区华苑科技园的安捷物联能源物联网大厦。一进大门,零上20多摄氏度的温度立刻驱赶了冬季的寒冷。据了解,这座面积约为1.8万方米的建筑,并没有安装任何集中供暖设备,而是利用精准的能源管理方案、暖通系统及相关设备有效实现了节能降耗。去年,这座建筑的运行能耗比《天津市公共建筑能耗标准》的约束值低70.2%,以节能量折算,相当于减少1427.1吨碳排放。此外,此大楼一年的能源费用也仅需65万元,极大地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

,安捷物联自主研发的一款“能源路由器”产品成为地铁、酒店、高校等多个项目中节能降耗的“幕后英雄”。据了解,“能源路由器”是一款可以“自我调控”的智能化设备,整合了物联网监控台、物联网可控制硬件、节能运行策略,可以根据空调、照明、设备用电等能源使用峰谷情况,让能源供需得到有效明确,并制定出科学的能源运行策略,进而控制好能源的输送、分配,实现精准使用。

根据相关测算,安捷物联的“能源路由器”设备在上海地铁18号线8个站点的应用将制冷季能耗较之过去降低了15%以上。现如今,在天津地铁文化中心站、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以及天津国展中心津园宾馆都有它的身影。

“安捷的使命就是要通过自主研发的国产技术,让中国的每一幢建筑物和设备始终处在优质的运行状态,为政府园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安捷物联董事长刘柏呈表示,安捷物联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BIM和数字孪生技术广泛应用于实践。运用这些技术,能够在项目建设的电力、暖通方面降低能耗20%以上,节约各种设备的运维成本50%以上,而自主研发的IBMS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能够让楼宇“说话”,实现数据的可分析、可学、可预测、可决策。

目前,安捷物联在全国服务用户数超过1500家,楼宇服务面积达1.2亿方米,各类型的传感点位超250万个,每年为用户降低碳排放百万吨。而该公司也于去年成为全国首家基于PAS 2060:2014标准通过BSI英国标准协会碳中和认证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自主建设的能源物联网大厦也获得了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

创新是发展的底气

“去年,安捷物联围绕‘双碳’的业务销售额约为6亿元,今年预计将实现翻倍。”刘柏呈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业务已经遍及广州、上海、深圳、海南、无锡、西安、长春等全国各地。而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成长,得益于拥有的核心技术以及对于创新的足够重视。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底气!”据刘柏呈介绍,目前安捷物联的研发人员占公司全员20%以上,公司还建有双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博士后工作站,曾多次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

“在企业中,创新的关键是要实现产业化,而创新的保障是拥有更多的跨界人才。创新是要给客户、给企业带来新的价值。企业要通过创新,科学地实现降本增效、解决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保障人员设备的安全。”刘柏呈说,安捷物联从2015年开始就陆续邀请全国知名的创新方法老师进行长期培训,逐步培养了24个国家级创新方法的高级工程师,并在企业内部推广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实现了注重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从而促使公司在创新方面形成了非常好的布局。

谈及今年的创新计划,刘柏呈说,2022年,安捷物联将围绕‘双碳’目标,联合中科院及多家发电企业共同发力,持续加码在能源、建筑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同时还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端人才,为公司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