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肉食消费结构改变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价格呈现出过山车式的走势,从年初大涨到年中大跌,如今的生猪价格已经较近一年高点出现腰斩走势,持续回落。
目前,全国猪价的行情形势变得越发严峻,一方面是在强烈赚钱效应下各大猪企与养殖户的纷纷扩张扩产,导致市场供应迅速加大;另一方面是进口猪肉规模持续高企,进而导致了市场供应庞大。此外,因受到疫情的冲击以及前期贵价猪肉的影响,市场对猪肉的实际需求并不是特别旺盛。由此一来,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猪价在非瘟抛售、消费不利以及大肥恐慌性出栏的多重压力之下目前仍处于不断探底的阶段。中国养猪网数据监测显示,9月16日所监测的26个省市中,生猪价格有0涨17跌9平,下跌地区占到全部监测的66%,全国生猪平均收购价仅报6.35元/斤,猪市整体处于“稳中多跌”态势。
生猪价格过度下跌 各地加快收储稳猪价
9月1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高度重视生猪和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针对生猪价格持续偏低的情况,近日已启动年内第二轮收储工作,此轮收储持续时间会更长、规模会更大,第二轮第一批收储工作已开始。为保障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各地加快猪肉储备调节工作,以期稳定猪肉价格。根据国家发改委初步统计汇总,目前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西藏、陕西等17个省份已开展收储工作,其他地方也将在四季度开展收储,各地收储总数量明显增加,力度明显加大。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出台政策,着力推动生猪稳产稳供稳价。
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稳价政策继续推进。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表示,未来几个月,随着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叠加秋冬季和两节猪肉消费趋旺、需求增加,生猪价格可能会逐步有所回升。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密切跟踪监测能繁母猪补栏、生猪存栏出栏变化与猪肉价格走势,加强分析研判;并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采取进口调节等跨周期措施,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另外,根据各生猪养殖企业8月销售数据整体来看,8月各企业商品猪销售均价区间13.9元/公斤~14.5元/公斤,同比跌幅均超过59%,环比跌幅约5%。当前生猪价格水平整体较低,发改委建议有关屠宰企业、肉类食品加工企业等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补充库存,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做好预判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周期底部 上市猪企资本市场整体沉寂
眼下受低迷行情影响,上市猪企在周期底部有动作的上市公司不多,总体上A股猪企整体的资本动作较为沉寂,但也有猪企反向扩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对后市猪价的预判。
9月14日,金新农公告称,公司拟定增募资7亿元养猪,用于广东天种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一期)、广东天种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二期)和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上,金新农也是少有在周期底部扩张产能的猪企。
此外,牧原股份新设立子公涉及屠宰业务。根据该公司9月13日公告,以自有资金出资灌南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牧原股份表示,公司由养殖环节向下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唐人神发行2亿美元债券,拟用于公司项目建设、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而相比上述猪企,另一家生猪养殖巨头天邦股份则更侧重收缩补血,在向通威股份出售饲料业务后,天邦股份公布称决定终止年产100万吨猪饲料与20万吨水产饲料建设项目,同时使用该项目剩余募集资金2.6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双节”临近有望提振猪价 猪肉股触底反弹
华融期货表示,国内生猪产能超预期恢复,9月份集团猪场出栏压力较大,出栏积极性高,导致市场猪源充裕。加之,虽进口冻猪肉有所减少,但屠宰企业库存猪肉庞大并开始陆续出库,且终端消费并未出现明显的提升,市场供应呈现偏宽松的局面,拖累生猪市场价格。总体,生猪以偏空思路对待。
不过,临近“双节”,消费旺季到来,在9月下旬、20日左右,行情层面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利好变化。对于生猪价格走势,也有机构认为,当前中秋国庆临近且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猪价大概率小幅提振。但专家表示,前期投资的产能还在释放,猪价仍不乐观,可能要到年底会有一定的改观。
市场表现方面,9月16日,沪深两市整体低迷弱势震荡,但受“双节”消费旺季利好刺激,猪肉、鸡肉等养殖概念股集体反弹上涨,猪肉板块指数逆市涨超4%。截止午间收盘,新希望(000876.CN)、天康生物(002100.CN)、立华股份(300761.CN)涨停,正邦科技(002157.CN)大涨超8%,湘佳股份(002982.CN)涨超7%,牧原股份(002714.CN)、巨星农牧(603477.CN)、天邦股份(002124.CN)、温氏股份(300498.CN)、傲农生物(603363.CN)、双汇发展(000895.CN)等纷纷涨超5%。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