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头条 > 正文
“双减”不是完全禁止教育培训 而是让教培行业回归正常轨道
2021-07-30 09:48:51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双减”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资质、服务行为、资本运作等方面作出严格限制。重拳之下,教育生态发生变化,一些教培机构悄然离场,留下退费难的烂摊子;有些则阳奉阴违,以素质教育的名义包装课程,打擦边球。“双减”政策的后续工作值得引起重视。

国家整顿教育生态,曾经无序扩张的教培行业势必要经历改革带来的阵痛,受到影响的却不仅仅是教培机构。据《北京日报》报道,仅7月25日至27日,北京12345热线接到学生家长涉及培训机构退费的相关诉求达1084件之多。究其原因,有的是受到政策变动影响无法维持经营,有的属于恶意卷款跑路,有的此前已经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有的是受签订合同不规范等因素影响,暂时无力退费……

对于眼下已经出现的退费问题,需要视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处置,维护各方合法利益。对确属受到政策影响的可以加强调解,对违规经营卷款跑路的必须依法严厉打击。而《意见》可能更侧重于未来监管模式的建立和统筹,要求相关部门迅速反应,尽快堵住监管制度的现有漏洞。比如第26条提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第28条详细规定了由哪些部门负责风险管控、清理整顿融资上市行为等工作。

与退费问题相比,继续搞课外违规培训的问题显得比较隐蔽,但同样不容忽视。据《半月谈》刊文,“双减”政策出台后,个别地方已经出现把课程包装成口语交际、逻辑思维,把数学老师谎称为体育老师等打政策擦边球的端倪。改革无法一蹴而就,清理违规教培必须贯彻落实好《意见》各项要求,严防死守、持之以恒,否则减负依然只是空谈。

疏堵结合方能奏效。学生和家长在教培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必要引导家长理性确定孩子的成长预期,在全社会形成减负共识。同时也要加强法律和政策宣传,例如教育部曾出台文件,明确校外培训不得一次性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而一些教培机构习惯于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用“交满一年费用可以打折”等方法诱导消费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双减”政策出台后,一些教培从业者感慨教培机构“生意不好做了”。“双减”不是完全禁止教育培训,而是让教培行业回归正常轨道,有序发展。引导教培机构转变发展思路,也是政府部门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课题。(王梓佩)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