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作为全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远洋捕捞基地,优良的海岸和港口条件为船舶停靠、整修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发展船舶维护维修业服务贸易存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行业订单减少等制约。为了走出发展困境,威海市按照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方案要求,加速产业布局、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提升贸易便利程度,多举措推动远洋船舶维护维修业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据了解,船舶维护维修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多年来,威海船舶维护维修业服务贸易存在设计师严重短缺、蓝领工人稀少的问题。受全球疫情影响,部分船东客户为缩减运营成本,降低船舶使用率的措施导致订单数量骤减,且已签订合同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国际市场业务量增速萎缩。为了让船舶维护维修业服务贸易能够摆脱发展桎梏,威海市加速产业布局,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公共服务,为贸易企业提供便利。
加速产业布局
引导传统船舶维修企业转型发展、延伸船舶维修业服务链条、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成为威海船舶维护维修业加速产业布局、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方法。
“我们以国际船舶升级换代需求为突破点,引导传统修造船企业取得CCS、DNV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加快提升大吨位船舶和捕捞船、科考船等专业用途船舶的维修维护能力。与此同时,建立船舶设计研发技术人才团队,积极参与国际行业和技术标准的研讨制定,提升外轮维修服务影响力。”威海市商务局局长乔军表示,针对船舶脱硫设备安装脱节、交付周期较长、影响生产作业等问题,威海市商务局鼓励企业延伸船舶改装服务链条,从系统设计、设备制造、物流发运、设备安装、调试交付、售后服务等方面为船东提供“一条龙”服务,在原有产值基础上提升服务增加值近四成。
在扩展海外市场方面,威海市各船舶维修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通过参加国际知名海事展会活动,多渠道开拓国外客户资源,订单辐射俄罗斯、埃及、意大利、希腊、斯里兰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实现船舶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缓解企业安全、环保压力及资金紧张问题,威海市各修船企业加快对积压的外籍船舶维修废钢进行处置利用。“按照《关于外籍船舶在境内维修产生的废钢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外籍船舶在境内维修、改装产生的废钢铁,在符合国内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法规标准条件下,准予在境内贮存、转移、利用和处置,不按照固体废物进口管理,无需办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乔军表示。
提供贸易便利
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增进银企互信、提高办理效率、降低核验成本,威海市外汇局积极推广使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企业融资各环节统一归集至平台记录管理,实现全流程线上管理及跨行信息查询,提升银行贷前风控水平及贷后管理效率,推动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0年,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为涉外企业办理融资业务1437笔,金额2.6亿美元,业务办理笔数位居山东省第一。
为提升贸易便利程度,威海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覆盖。“我们全面推广运输工具‘一单多报’系统,覆盖全市所有口岸区域。系统与银行、保险等部门合作对接,满足了企业通关申报、税费支付、信息查询、金融服务等业务需求,船舶申报业务实现‘全程网办’。”乔军表示,威海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口岸货物、运输工具、舱单申报3项主要业务使用率达100%,企业通关申报实现“零跑腿”。
另外,威海市口岸“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目前,威海市口岸查验监管模式由“串联”改为“并联”,实施查验场地、人员、设备卡口、业务、物流“六个整合”,对进出境船舶实行一次性联合登轮检查,船舶查验效率大幅提高。
以上这些推动远洋船舶维护维修业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好做法收到了积极成效。据BOP数据显示,威海市现有造、修船及配套企业150余家,年造船能力达到400万载重吨以上,韩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外轮经常来威进行检修,2020年全市船舶维修业服务贸易额达到1.23亿美元,同比增长76.7%。
在谈到未来的工作计划时,乔军表示:“一方面,将进一步挖掘船舶维护维修特色服务贸易发展潜力,鼓励龙头企业继续进行脱硫脱硝一体化船用设备技术研究,在船舶环保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将探索建设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为维修的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保税燃料油加注服务。此外,还要提高港口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区域产业链带头示范效应,逐步实现区域产业的战略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威海船舶配套及修造行业的影响力。”(刘叶琳)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