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头条 > 正文
昔日养猪场挂起“红灯笼”,民宿助力全村增收600余万元
2021-06-07 09:09:58 来源:北京商报 编辑:

6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和长期化。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牵头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正面清单”及其相关政策措施,明晰产业发展的模糊地带、解决产业发展的堵点问题,进一步明确“支持做什么、怎么做”,构建形成“1+N”的生态涵养区适宜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特色农林业、生态旅游、精品民宿、森林康养、数字经济、科创智能等业态发展。

实际上,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生态涵养区的助农惠农之路早已启程。据了解,目前,平原区45个街道(乡镇)与生态涵养区的乡镇(街道)结对,77家企业与生态涵养区的乡镇、村庄结对,比如平谷区峪口镇与结对的开发区京东集团共建平谷大桃线上销售平台,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平原村与结对的西城区宣房大厚投资公司合营共建精品民宿等。

昔日养猪场挂起“红灯笼”

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北濒密云水库,距密云城区9.3公里,有村民1130户,户籍人口2453人。村庄周围低丘环绕,形似笸箩,盛产小米,故名金笸箩,后演变为金叵罗。村域总面积7.8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000亩,山场7000亩,平原造林1000亩。

近年来,金叵罗村腾退了养殖场,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了金叵罗小米种植园区1000亩、樱桃园600亩,开发建设了老友季等特色品牌民宿以及农耕体验区、原生态儿童乐园等以田园资源为底色的休闲场所,多次举办开镰节、丰收节等特色主题活动,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道路。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金叵罗村成立了樱桃合作社,发展社员218户,建成樱桃采摘园600亩,种植了“红灯笼”“早大果”“那翁”“乌克兰”等樱桃品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让这里的樱桃个头饱满,口感甜润,每年五六月份,来此采摘樱桃的市民络绎不绝。按照每公斤60元计算,樱桃采摘每年可带来户均收入3万元。

借力特色节庆,金叵罗村还发展起文旅相关产业。目前,全村已连续举办“金谷开镰节”“丰收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游客可体验金谷收割比赛,农耕收割制作加工小米的全过程,观看特色民俗展演、民间手工艺品展示,参加采摘等特色活动。据统计,通过前述活动,全村每年可实现农业观光综合收入1200余万元。

如今,村里又打出特色民宿的“金名片”,带动农民就业增收。2015年,金叵罗村成立了农宅合作社,推动28户闲置农宅户与合作社签订租赁协议,打造出“北井小院”等系列精品民宿,成为京郊有名的网红打卡小院。村里民俗户由最开始的2家发展到90余家,从事民俗户接待就业人员200多人。据统计,金叵罗村每年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可形成旅游综合收入约1800万元。

甘薯变身保水增收的“金疙瘩”

高岭镇位于密云区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紧临密云水库的东北岸,古城石匣坐落于镇域西南部。石匣村位于密云水库北岸,为保护水源,全面实施水库高程155米以下退耕禁种、畜禽禁养,石匣村退出耕种土地7000多亩,清退牲畜10600多头。2015年,石匣村成立北京石匣碧水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050亩,发展甘薯种植。

昔日不起眼儿的甘薯,如今成了村民保水增收的“金疙瘩”。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技术支持,建立甘薯育苗基地,优选龙薯9、济薯26、烟薯25、西瓜红等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栽培技术种植。延伸甘薯产业链,开发薯条、薯干、薯粉等甘薯美食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建设可储藏800万斤的甘薯储藏库5000平方米,形成了甘薯育苗、生产、贮藏一条龙的产销模式。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同北京天地清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销售,在新发地菜篮子社区便利店、电商云梦园、密农人家等多家销售平台上架销售。

据石匣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高石匣村甘薯的知名度,合作社已成功注册“石匣甘薯”商标,也吸引了附近镇村的村民纷纷入社。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吸纳高岭、不老屯、古北口、冯家峪、北庄等5个镇50个村共计1100户村民入社,甘薯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年产甘薯800万斤,年收入1200万元,社农人均年收入20000元,带动当地及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民宿助力全村增收600余万元

六渡河村位于怀柔区渤海镇东南部,地处怀沙河沿线、“栗花溪谷”沟域内,距怀柔城区13公里,村内四面环山,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全村共有308户共530人,以民俗旅游、种植板栗为主导产业。六渡河村于1995年逐步推广民俗旅游接待,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形式在村内逐渐发展起来。

2014年,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由当时村内的21家民俗户组成,并对入社社员按照六统一(宣传、菜单、床品、培训、服装、洗涤)标准,规范化管理民俗旅游接待。2016年,六渡河村被评为五星级民俗旅游村。

据六渡河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六渡河村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外部环境。村“两委”班子统筹谋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村里投资修建了洗衣房、文化广场、木栈道、河岸石、文化公园、登山步道等设施,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村“两委”协力拆除私搭乱建130余处,有效改善村庄环境。

同期,民俗升级民宿。随着市场不断升级,原有的民俗户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2017年,六渡河村开始发展民宿产业。期间,引入中央美院、北京唐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资源,将闲置农宅改造成精品民宿;同时,向现有的民俗户宣传上级旅游政策,发动本土农家院转型升级成精品民宿,目前完成26户精品民宿改造,建成1家精品酒店。全村民宿共有房间110间,可同时接待330人;设有停车场4处,可同时停放200余大小车辆;大小会议室、多功能厅6个,可用于会议、培训的各项活动开展。

2017年,全村完成煤改电,实现空气能清洁能源取暖,户内全部安装空调能够做到冬暖夏凉,舒适宜居,旅游接待5万余人次,收入660万元,吸引返乡创业人员15余人,解决70余人就业问题。同时,依托渤海镇民宿自治公约,镇村积极组织社员参与民宿服务培训,推动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力争民宿服务水平达到四星级酒店以上。为加强民宿管理,村里还成立了物业公司、民宿服务队,由村委会统一管理,专程为民宿户主提供物业、接待、保洁等一系列服务。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以退促进”“市区合力”“区域联动”“补短强弱”和“转型提升”,加大拆违腾退整治力度,跟进财政、资金、人才支持,建立结对协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取得成效。平谷区、延庆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延庆区、密云区、门头沟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延庆区、密云区、门头沟区和怀柔区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范围和功能经历了不断优化的过程。2005年,全市出台《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率先提出分功能区发展的理念,创新设立生态涵养发展区;2012年,全市制定《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部分纳入生态涵养发展区范围,强调处理好生态涵养发展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印发实施,将生态涵养发展区去掉了“发展”二字,调整为生态涵养区,更加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18年,为推动生态涵养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的功能定位,全市制定了《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5个方面16项举措等。

关于下一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抓好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包括完善工作专班“高位推动、定期调度、专题调研”调度协调机制;完善各区绩效考评体系;广泛听取社会建议;加强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同时,继续深化结对协作,构建长效机制。推动以单向帮扶为主向双向协作转变;推动结对协作机制下沉;推动市场化协作打开新局面。(陶凤刘瀚琳)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