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头条 > 正文
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赋能作用正逐渐凸显
2021-05-21 13:42:33 来源:华夏时报 编辑: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以及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受限于传统金融模式对下沉小微的风险识别障碍,90万亿的小微市场目前仅有17万亿需求得到了满足,仍有80%的巨大缺口。”360数科CRO郑彦在日前召开的“智慧金融、见微知著——360数科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而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过程中,仍面临获客、审核、判断及回收四大难题。”

风险管理并非单纯的降低风险

4日25日,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在保持稳定高效的增量金融供给中提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的“两增”目标,其中五家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

同时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发挥行业带头作用,强化“首贷户”服务,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大型银行要将“首贷户”纳入内部考核评价指标。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对一级分行的信贷计划分解上,要向业务基础薄弱地区合理倾斜投放任务,压实责任。

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纷纷投身对小微企业的“滴灌式”融资供给。实现小微金融的“量增价降”,增强各类机构“能贷会贷”服务能力,既要扩大普惠小微放贷规模和覆盖度,也要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还要严格控制不良风险。

对此,郑彦指出,“风险管理的使命,并非单纯的减低风险,而是尽量为客户匹配到合适的产品。在信息化和数字化今天真正要破局,在于科技的突破和应用。”

“加快形成‘金融科技牵引、金融产品创新’的鲜明格局,发挥好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金融系统的重要议题。从360数科的客群画像来看,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超过80%,无信用卡客户占比超过40%,三线及以下城市超过75%。作为传统金融模式的有效补充,360数科正以科技为依托,不断下沉服务,普惠更广泛人群。”郑彦总结道。

在此背景下,360数科自研的Argus智能风控引擎在帮助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小微业务长足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金融科技创新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在风控科技领域,360数科拥有20万以上的用户维度、400多个模型、决策集近600个、超4万条策略规则,能充分了解客户,给每一个客户最优的风险定价,并有效抵御各个环节的欺诈。郑彦在分享中强调,Argus智能风控引擎以独创的企业主+企业的双中心模式,通过百万级企业节点构成的金融人图谱和企业主直接间接控参股信息,在一站式甄别企业主及所有关联企业相关风险的同时,有效通过关联灰度来完成对企业健康状况及负债承受能力的认定。

郑彦也介绍了关于360数科从获客到贷前、贷中、贷后的智能业务流程。在智能营销阶段,360数科研发客户意愿模型和风险前置模型,帮助提高渠道的投放质量,显著节约渠道成本。在风险管理层面,360数科将获客纳入风险的生命周期范畴内,并通过贷前授信、贷中交易、贷后催收的全流程技术动作,帮助持牌金融机构服务原来他们没有服务到和没有服务好的客户,从而提供合适的信贷产品。

“在信贷周期的最终环节,我们会更多利用智能催收机器人,依托精准的ASR和NLP意图识别技术,对于小微贷这类比较特殊的客群,我们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精准化催收。”郑彦补充道。

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日益凸显

在度过了2020年生死危机的考验,我国中小微企业不仅仅经历了洗礼,也但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获得了快速发展。2021年,监管层面多次驱动小微金融生态圈进一步优化升级。而面临小微金融这片蓝海,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寻求场景创新等抢占政策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赋能作用正逐渐凸显,政府层面也积极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 年—2021年)》,提出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0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0年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关工作的通知》,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要运用金融科技赋能小微金融服务。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两大政策分别涉及到建设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获客、大数据智能风控能力、智能贷后管理、强化产融数字一体化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等,核心是利用金融科技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模式,提升小微贷款供应链能力。

而监管部门也针对金融数字化发展的监管政策做出了适应性调整,制定出台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探索推进银行远程开户,支持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和互联网贷款业务,不断拓宽金融数字化发展的柔性边界。

长久以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1931年英国“金融产业委员会”提出的“麦克米伦缺口”在全球普遍存在。世界各国近一个世纪的政策探索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实践表明,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不靠政策补贴,而是靠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近几年为了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更好释放数据生产力,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积极从产品设计、资金筹集、营销获客、征信审批、风险定价、交易支付、贷后管理到风险处置等环节入手,对银行信贷供应链进行全流程改造。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也在不断创造新的信贷模式。

另一方面,作为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家庭资源独享的环境成长起来的一代,85-95后们正在逐渐成为时代的领跑者。尤其是随着“双创”的不断升级,他们“不以业小而不为”,纷纷投身于创业创新。“30而已”不仅是埋头苦干,“我敢闯、我会创”的85年-95年生人的年轻创客们更会善用金融工具,解决资金流动需求,撬动自己的事业和未来。

面对当下小微发展特点,郑彦分享称:“普惠小微需要定制化的产品。当下,传统金融机构的错配产品使得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更加困难。伴随年轻一代创客的崛起,小微企业临时的资金周转需求更为普遍,更需要灵活、便利的金融服务。”

另外,当下数字科技和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技术、场景、金融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小微金融服务的新获客模式、风控模式、盈利模式,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关系都在快速改变,信贷供应链能力快速提升。业界认为,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政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机制和模式也正在发生蝶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