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首,仅2021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就高达65.4%,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作为消费行业中增长趋势明显的品类,化妆品更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消费品新星。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以来,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实现6年连续增长,2021年已突破4000亿元大关。
另一方面,在产能、市场日益扩大的同时,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自然也成为化妆品行业不可忽视的一大话题。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化妆品行业大约能够制造出1200 亿个包装,而处置这些包装造成的环境影响则占行业碳排放量的70%。在此背景下,欧莱雅、宝洁、爱茉莉太平洋(601099)等国际美妆企业纷纷在可持续消费方面进行布局,引导全球消费者进行绿色低碳消费。天猫发布的数据也显示,相较于2017年,2021年,消费者愿意为可回收包装、可持续性生产的绿色产品买单意愿度分别提升11%、14%。在推动绿色消费方面,国妆头部品牌润百颜,就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近7万“颜粉”参与,润百颜累计回收超534万支空管次抛
(资料图)
《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明确规定了“可持续消费方面”的定义。根据该文件,“可持续消费”包括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上可持续的方式满足今世后代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作为美妆行业倡导环保行动的践行者,润百颜于2020年开启了可持续方式回收次抛空管,即“次抛空管回收”项目,将消费者使用过的次抛空管定期化、规模化回收,为环境保护、打造“可持续消费”做出自己的努力。
据悉,作为全球知名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公司——华熙生物旗下核心战略品牌,润百颜曾成功打爆次抛精华品类,形成了鲜明的市场印记和品牌地位。2014年,润百颜就采用B.F.S三秒一体罐装技术打造了次抛精华,使精华产品实现了“一次一支一抛”、支支鲜活。与此同时,润百颜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消费者“可持续消费”。2020年12月,润百颜首次开启了“颜值银行”次抛空管回收计划。润百颜发布的数据显示,至去年12月,已累计开启10期大型次抛空管回收行动,在两年时间里累计回收超534万支空管,共有近7万“颜粉”参与其中。
(图:部分消费者分享的次抛空管回收照)
“为了鼓励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次抛空管回收项目之中,润百颜不仅开启了次抛空管拍照分享宠粉的福利活动,还采取了发放无门槛优惠券、次抛空管兑换正品等激励措”,润百颜总经理杨君在介绍“颜值银行”次抛空管回收计划时表示,“我们认为,次抛空管回收计划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激励,更能够让可持续消费习惯深植于消费者的内心。”杨君还表示,品牌将引导、培育更多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群体,形成强大的、正向的“可持续消费”和氛围,一定能激励更多粉丝和社会群体参与,形成广泛的社会合力。
更值得称赞的是,润百颜还将回收而来的次抛化为教育基金,助力乡村美育教育。2022年3月,润百颜把首批次抛空管回收的金额,投入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青杠塘镇野茶小学,捐建了一间美育教室,并捐赠音乐器材、援建音乐教室,从硬件、软件、师资等方面,改善学校音乐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智力、审美、艺术潜能,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图:润百颜把空管回收所得投入乡村美育)
打爆次抛的产品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为次抛精华品类的佼佼者,润百颜母公司华熙生物也成为牵头制定《次抛标准精华液》的企业之一。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发布的T/CHCIA 001—2022《次抛精华液》团体标准显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图: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发布的T/CHCIA 001—2022《次抛精华液》团体标准)
不仅在次抛精华品类的生产开发上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润百颜也围绕次抛品类,积极协同上下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次抛空管回收、粉丝激励、公益捐赠的务实举措,让次抛的产品价值、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显然,作为次抛精华品类的标准制定者之一,润百颜极强的责任感、使命感、自驱力主动承担起引导“可持续消费”、行业绿色发展的重任,并形成了品牌带头、粉丝参与、反哺社会的良性互动,为美妆行业的公益行动、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华熙生物发布的《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也显示,公司充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全面引入了绿色工厂的设计和管理理念,设立了绿色工厂管理机构,在产品研发方向、生产工艺及工艺装备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生产自动化、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着手,完成了绿色工厂标准体系建设,有效减少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多元参与,社会共治。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督管理,加强政策引导,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
显然,作为华熙生物核心战略品牌的润百颜不仅能够从上游生产端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更在产品上市后协同消费者,让他们亲身、直观参与到产品回收与循环利用中,深化了可回收、绿色消费的理念,在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更在社会公众层面使“可持续消费”成为习惯和风尚,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