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
上周融资融券业务连迎重磅利好。10月20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发文称,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中证金融启动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同时,中证金融决定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10月21日盘后,上交所宣布,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扩大主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将主板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的800只扩大到1000只。深交所则宣布将深市注册制股票以外的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800只扩大到1200只。
(资料图片)
笔者认为,转融资业务迈向市场化改革,将对终端的融资融券业务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必然对A股市场投资者行为带来间接影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有转融资业务市场化改革并不足够。投资者期待,券商现行的融资利率、融券费率制度在不远的将来,也迎来相应的变革。
梳理历史可以看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自2010年3月31日启动;而转融资业务自2012年8月30日试点。融资融券运行至今12年,转融资业务也有10年之久。
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十年间,央行蹄疾步稳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完善LPR形成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得益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明显,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达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但反观券商的融资融券与中证金融的转融通业务,在利率形成机制方面,并未有明确说法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挂钩。
融资融券业务实施最初阶段,两融利率按照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基点确定。因此当央行调整基准贷款利率后,券商也会相应下调两融利率。但2015年7月,证监会签发新版《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其中提到“融资利率、融券费率由证券公司与客户自主商定”。也正是因为有此规定,绝大多数券商融资利率、融券费率自2015年3月以来,已有七年没有更新。
如2015年3月4日广发证券(000776)官网公示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为8.35%延续至今,多数券商官网公示的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基本也是这一水平。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能否实现市场化,决定了资金能否在市场上得到合理配置。据笔者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资金量大小、交易频率等因素,融资融券投资者与开户券商之间有协商余地;但这种“一事一议”的做法缺乏透明度,且由于公示利率仍维持8.35%的高位,一些资金量相对较小的投资者在与券商谈判时可能处于弱势,无法享受到社会资金成本下降带来的好处。
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本质上仍是限定用途的抵押贷款。在房贷市场,2019年8月20日起,央行取消贷款基准利率,房贷利率因此与LPR密切相关。两融业务当然不同于房贷,有更大业务风险,需要更多的风险补偿;但如果能将两融公示的利率与LPR浮动挂钩,对投资者而言更为透明,也可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2022年9月15日起,工行、农行等14家银行根据央行关于放开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5个基点;后信达证券、诚通证券等券商跟进,将客户的第三方存管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相应下调。如果券商在进行利息支出时紧跟利率市场化步伐,而在涉及利息收入时却持观望态度,长远来看,并不利于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发展中实现“双赢”。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