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央行称,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12月6日,央行决定于今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图为市民从位于北京的央行大楼前经过。(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为何此时降准
据了解,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全面降准。上一次降准是在7月15日,当时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为何此时再次选择全面降准?央行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这与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一致。”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记者分析,该会议也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开局起步,至关重要。下半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疫情形势复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结构性矛盾凸显,降准必要性大大提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静文对记者分析,从不确定因素看,消费修复还不尽如人意,主要受疫情反复、收入增速偏慢、消费意愿偏低等拖累。同时,有效投资也略显不足,主要受基建投资低迷、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拖累。
“此时全面降准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伍超明分析,降准一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经济承压,要求货币宽松适度加码。二来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如12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量为9500万亿元,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短期流动性缺口加大,降准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MLF,有利于缓解上述压力。三来可增加长期资金供给,增强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与意愿。目前银行机构仍面临“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降准有利于缓解上述制约,增强银行资金配置能力。四来可用于适度提振需求。
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但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央行称,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伍超明表示,降准并非大水漫灌,而是在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带来哪些影响
降准将带来哪些影响?“全面降准既传递明显信号,又具有实际意义。”伍超明认为,这表明央行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光大证券研究所分析,受降准利好影响,银行“可贷资金”规模增加,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得到改善,市场类负债成本趋于下行,加之MPA(广义信贷类资产考核)+定向调控工具的引导,有助于刺激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意愿。11月至12月信贷投放仍有望延续同比多增格局,小微企业、绿色产业等领域将是宽信用的重要抓手。
据央行测算,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这将有助于提升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意愿和能力,巩固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等政策效果,使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行为更具持续性。
对于股市、债市的影响,伍超明分析,一方面,短期内市场对降准已有充分的预期,债市、股市价格已基本对此有所反应,加上本轮宽松总体宽而有度,海外货币收紧提速的溢出效应值得警惕,预计短期利率下行空间或有限;另一方面,本次降准意味着宽松空间进一步被打开,预计中期内如明年国内流动环境或总体保持充裕,对股市、债市形成一定支撑。
对于楼市的影响,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此次降准最大的变化在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能够有效增加,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也意味着银行对于房贷投放的力度可以增强,因为资金配置能力在提高,进而有助于包括按揭贷款、开发贷款等领域的活跃。但是房地产市场依然坚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调,对于违规的房贷需求,依然要收紧。
此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未来走向如何
未来,货币政策有何走向,是否仍有降准或降息空间?
“降准或有一定空间,但空间已日趋逼仄。”伍超明对记者表示,“根据经济基本面的需要,不排除未来继续降准,但将更趋谨慎。”
自2018年以来,央行已经1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至8.4%,加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的总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当或略低。
后续是否会有降息?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短期内不会有政策性降息。主要原因是,本次降准有望带动LPR(贷款基础利率)报价下调,在降低贷款利率方面起到代替政策性降息(直接下调MLF利率)的作用。这有助于央行节省货币政策空间,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波动。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将延续复苏走势,但复苏面临不确定性。预计今年我国经济增长8%。此外,考虑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预计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5.3%左右。
此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多重风险挑战下,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强跨周期调节,持续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表示。(记者 彭婷婷)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