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热点 > 正文
扭转“第一学历”偏见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
2021-10-13 09:44:43 来源:中国商报 编辑:

“教书育人不是儿戏,不敢相信北大竟有这么差的师资。”近日,一名即将保研的本科生在选择导师时,发现北大一名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一所地方普通大学,遂在社交媒体发文质疑上述博导的“第一学历”。随后,关于“第一学历”偏见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

事实上,这种对“第一学历”的偏见并非个例。早在2012年10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一名应届博士毕业生在校园论坛发帖称,自己寒窗苦读多年,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戴上博士帽,却因本科院校非985、211高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痛斥部分用人单位的唯“出身论”的招聘标准。此帖一发,立即引发了人们对于“第一学历”偏见的关注。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虽然有关部门近年来一直强调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一些用人单位在用人选拔时,仍存在明显的“第一学历”偏见,并将“第一学历”视为衡量个人价值的“第一准绳”。

“第一学历”成为招聘“金标准”

本科毕业于长沙某三本院校,硕士就读于东北某985高校的2019届毕业生张晴对记者表示:“我知道‘第一学历’会对我的求职影响很大,果然不少心仪的企业都拒绝了我。我在整个校园招聘中毫无斩获,直到毕业后的第二个月,我才入职了一家在北京的对第一学历不作特定要求的民企。而我在工作一年之后跳槽时,还是会受到‘第一学历’的影响。”张晴说道。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早在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招聘活动要严格做到“三个严禁”,即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加强校园内招聘活动管理,严禁发布性别、民族、院校、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视性信息。

但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为应对政策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对学历的偏好逐渐从“地上”转移到了“地下”,成为就业市场的潜规则。

“因为向往体制内的工作,秋季校招开始后,我参加的基本都是国企的宣讲会或双选会,但因为第一学历双非(非985或211高校)一直碰壁。”就读于东北地区某985高校的研三学生孙莉对记者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国企的宣讲会,我们专业很多同学都去了。人力资源专员要求现场投简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对‘第一学历’的要求,我们这些本科双非学生的简历全在当场被筛掉了。在被筛掉的人当中,不乏有读研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多次获得奖学金的同学。但因为第一学历的不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第一学历”偏见源何而来

为何一些用人单位倾向于将“第一学历”视为首要考核标准?东北地区某国企的一名人力资源专员给出了答案。

“在来面试之前,应届生都是没有在本单位实习过的。对于一个人能否胜任职位、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等判断,难以在时间有限的面试中得出绝对正确的结论。有很多名校本科毕业生没有选择考研,而是或保研、或出国深造、或直接工作了,无形中降低了考研的竞争难度。但高考是所有学子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所以后者才是最能直接区分一个人学习能力和态度的考试。在对所有应聘者都不了解的情况下,选择本科就就读于名校的毕业生是最安全的。”

上述人力资源专员进一步对记者表示,在经过业务培训之后,他们发现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和名校毕业的本科生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区别不大。所以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那些薪酬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名校毕业的本科生,最不愿意留下的就是本科双非的名校硕士毕业生。

“毕业生数量近年来一直不断突破新高,我们目前正处于‘买方’市场,前来应聘的毕业生多于岗位需求人数,我们越来越有条件选择先留下211高校的毕业生,再在他们中间挑选最优质的。”北京市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如此表示。

上海市委党校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杨国庆认为,“第一学历”是学历贬值时代的产物。在学历紧缺的年代,只要有学历就会受到重视。但对于如今学历贬值的时代,用人单位在众多类同高学历者拥有者中无法判断,便常常拿“第一学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第一学历’高低有少许阶段性差异。‘第一学历’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中考或高考两次重大关键节点考试结果的伴生物,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代表某人在那个重要学习阶段接受教育水平和学习成绩的高低。”杨国庆对记者表示。

“‘第一学历’现象由来已久,是一种民间的说法,认为‘第一学历’是优选的结果。但过分依赖‘第一学历’来辨别人才则有失偏颇,是一种学历歧视。”人力资源专家、安徽省劳动协会常务理事汪张明进一步对记者表示。

如何扭转“第一学历”偏见

对于“第一学历”的偏见,近日教育部在官网回答网友“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的问题时,明确表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教育部在答复中还表示,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解决‘第一学历’歧视,标本兼治的‘标’是教育主管部门从政策上否定第一学历的存在,使该概念不具有制度上的合法性;而标本兼治的‘本’在于以人才以用为本,最终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不管什么学历,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心中的歧视。”杨国庆说道。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张家勇告诉记者,在职称招聘时,所谓“第一学历”当然是初步筛选门槛,往往很优秀的博士因为“第一学历”不是211或985院校被拒之门外。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标准科学性、专业性不足,不能根据品德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用人标准,片面“唯学历”“唯名校”,追求人才高消费,给社会带来错误导向和不良风气。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已有部署。方案要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选人用人合理设置标准,重在品德和岗位能力需要,引导社会理性、科学选人用人。(记者 王彤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