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闯关IPO,浙江科惠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惠医疗)面临的质疑依旧不断。
科惠医疗起步于为全球知名骨科企业代工,然后靠自主研发,成为一家医疗器械企业,跻身国内行业第二梯队。
不过,公司经营业绩不太稳定,表现为大起大落。201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0.07亿元,2015年增至0.42亿元,2017年又跌落至0.08亿元。近两年,净利润高速增长,2019年又增至0.45亿元。
备受质疑的是产品质量和技术。去年,科惠医疗卷入两起诉讼,原因是患者植入的公司钢板产品发生断裂。今年初,A股同行公司大博医疗称科惠医疗6项专利和技术构成侵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3000万元。
科惠医疗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方明家族为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有公司96.21%股权。如此高的控股比例,公司存在较高的实控人控制风险。
唐浩夫IPO前突击入股
突击入股是交易所关注的重点之一。科惠医疗在IPO之前存在基金突击入股问题。
科惠医疗成立于2004年11月3日,由科惠设备通过存续分立的方式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为500万元。2015年,公司实施股改,注册资本增加至6030万元。
2017年以来,科惠医疗股权结构发生了两次变化。
2017年10月30日,公司实控人方明将所持公司90.45万元股份转让给明泽投资。明泽投资系员工持股平台,方明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并对其进行实际控制。本次股权转让,可视作是方明进行的内部股权调整。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科惠医疗共有8名股东,分别为方明、诚锐仪器、方亮、方晓斌、康瑞投资、康华投资、方文馨、明泽投资。其中,诚锐仪器、康瑞投资、康华投资、明泽投资均为方明实际控制。方亮系方明之子,方晓斌系方明之弟,方文馨系方明弟弟之女。
据此可以判断,此时,方明家族实际控制了科惠医疗100%股权。
让人意外的是,就是这样的股权结构,在2016年,科惠医疗向证监会递交了公开发行股份的上市申请。2017年,证监会对其终止审查。本次冲击科创板IPO,是科惠医疗第二次IPO。
2020年2月4日,科惠医疗实施股改后的首次增资,注册资本由6030万元增至6150.60万元。新增的注册资本分别由点石投资、创瑞投资认购,分别出资2000万元、1000万元。当年8月22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科惠医疗已收到创瑞投资和点石投资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合计120.6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增资7个月后,即2020年9月29日,科惠医疗向上交所递交公开发行申报稿,拟在科创板上市。因此,点石投资、创瑞投资属于突击入股情形。
本次入股,是参照2019年净利润、30倍市盈率对应估值确定,由于此前无外部股东入股,难以判断本次两家基金入股价格是否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基金石投资及创瑞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唐浩夫,点石投资持有公司1.31%的股份,创瑞投资持有公司0.65%的股份。
唐浩夫算得上资本大佬。公开资料显示,1976年出生的唐浩夫,拥有多年在美国华尔街从事基金管理与公司财务顾问的工作经验,与500家以上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和100家以上律师和会计师保持紧密合作关系,辅导数十家企业融资、投资的多家企业成功上市。
毫无疑问,唐浩夫突击入股,是奔着助力科惠医疗上市、分享上市成果而来。
尽管有基金突击入股,科惠医疗仍然存在实控人控制比例过高问题。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公司实控人方明、方亮、方晓斌、方炳桂直接及通过诚锐仪器、康瑞投资、康华投资、明泽投资间接合计控制科惠医疗96.21%股权,如果加上一致行动人方文馨直接持有的1.83%股权,则合计控制公司98.04%股权。
家族企业、控制比例过高,若实控人利用其控制地位,违规占用公司资金,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或对公司经营决策、人事任免、投资方向、利润分配、信息披露等重大事项进行不当控制或施加不当影响,则可能对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科惠医疗如何规避实控人控制风险?
三项核心技术卷入侵权诉讼
科惠医疗的产品质量、技术也受到质疑,公司因此卷入多起诉讼。
招股书显示,2020年3月24日,王某因锁骨骨折手术使用的内固定钢板发生断裂,遂起诉重庆黔江民族医院有限公司,请求法院判决赔偿其经济损失15万元,重庆黔江民族医院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追加科惠医疗为被告。
两个月后的5月26日,杨某因右腿股骨受伤,植入的钢板断裂,重新进行了一次手术。杨某请求法院判决科惠医疗赔偿其各项费用共计8万元,并已就产品质量问题向法院申请鉴定。
王某、杨某植入体内的钢板均为科惠医疗产品。接连发生的诉讼,引发市场对其产品质量的担忧。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科惠医疗涉及专利侵权被告上法庭问题。
今年1月6日,同行业公司大博医疗以侵犯其6项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为由,对科惠医疗及相关方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科惠医疗立即停止侵犯,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侵犯其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等合计达3000万元。
科惠医疗拥有9项核心技术,被控侵权产品涉及3项核心技术,对应的产品类型和规格众多。
对此,科惠医疗回复问询时称,上述涉及专利系实用新型专利,未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大博医疗未提交专利权评价报告,专利权不稳定。公司已就大博医疗专利不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情形向专利局提起宣告专利无效的申请。公司还称,即便是在极端情况下,公司全部败诉,但预计赔偿所涉金额较小,相关败诉结果不会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对本次发行上市不构成实质影响。
此外,科惠医疗的实控人也卷入了诉讼。
去年10月26日,科惠医疗刚刚递交IPO预披露,公司实控人就被科惠医疗前员工起诉。
据披露,2006年2月,方明、方晓斌、陈益林共同出资100万元设立上海科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科晖),其中,陈益林出资10万元。当时,陈益林系科惠医疗员工。
2006年11月,上海科晖股东会作出《股东会决议》,将上海科晖未分配利润1234.85万元中的125万元进行分配。此后,上海科晖解散。
去年10月26日,陈益林以方明、方晓斌非法占有其在上海科晖的分红款及其他红利为由,要求法院判决方明、方晓斌返还其红利及相应利息。
此外,作为科惠医疗员工,陈益林曾于2008年5月以1元每注册资本的价格自方明处受让科惠有限3%股权,后陈益林于2010年离职时,按照约定需退股,故以注册资本作价向方晓斌转让了其在科惠医疗持有的股权。
科惠医疗还被列入不良记录名单。2014年江苏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投标活动中,科惠医疗涉嫌提供虚假材料参与投标,因此被列入不良记录,取消两年参与集采资格。
净利润两轮诡异变动
经营业绩大起大落,科惠医疗的真实盈利能力令人起疑。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净利润667.22万元。2014年、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1.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04.59万元、4151.18万元。连续两年高速增长,2015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较2013年增长103.58%、522.16%。营业收入两年翻一倍,净利润两年增长超5倍,净利润增速远远超过营业收入。
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54.82万元、2043.94万元、3608.03万元,2015年较2013年增长约693.29%,同样为高速增长。
2016年,科惠医疗冲击A股市场,如此高速增长的经营业绩向市场传递了足够信心。
然而,2017年,证监会对其上市申请终止审查,科惠医疗的净利润暴跌。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净利润只有774.74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也猛降至523.08万元。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与2013年比肩,较2015年分别下降81.34%、85.50%。
营业收入保持了基本稳定,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暴降,2017年,科惠医疗究竟发生了什么,经营业绩为何如此诡异下降?
神奇的是,2018年,科惠医疗实现了大逆转。这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16.58%,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59.68万元、1622.88万元,同比增长256.21%、210.25%。营业收入中速增长,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则为超2倍速度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严重背离。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34.98%,净利润4548.53万元、扣非净利润4132.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4.82%、154.62%,增速也都超过当期营业收入。
长江商报记者暂未查询到科惠医疗2020年经营业绩数据,可以肯定,净利润将会保持增长。
去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112.40万元,约为2019年全年净利润的四分之一。公司在回复交易所问询时,曾解释,2020年存货跌价冲回金额为1093.45万元。这笔冲回的金额此前已经计提了跌价损失,冲回再销售将会增加超千万元净利润。
近三年,科惠医疗为何又能实现净利润高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恺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简称恺纳医疗)是科惠医疗2017年度、2018年度的第二大客户,2019年度和2020年一季度的第一大客户。恺纳医疗成立于2009年,股东为曾勇军和雷琴,此二人曾在科惠医疗担任销售经理。
曾勇军和雷琴所持恺纳医疗股权系从方晓斌之处于2014年11月转让而来,方晓斌正是科惠医疗的实控人之一。
这一特殊的大客户,是否与科惠医疗的经营业绩变动有关呢?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