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在晋国朝堂的显赫始于赵衰。赵衰跟随晋文公流亡,回国后成为晋文公内政方面的肱骨,虽然谦让了六卿之位,但赵衰在晋文公时期就担任了晋国的执政大夫。
恐怕赵衰不会想到,赵氏是晋国诸卿之中第一个遭到清洗的家族,又成为唯一被清洗后又重回晋国政坛的家族。
一、下宫之难
本来晋文公设立三军六卿不仅是奖赏功臣,也有军政分离的意思,六卿掌军,赵衰执政,国君并不至于被架空。
六卿的变质始于晋襄公后期。赵衰之子赵盾以执政大夫的身份兼掌三军,一跃成为晋国军政两方面的一把手。
而赵盾先后扶立晋灵公、晋成公两位幼君,又成功的以赵氏子弟为公族大夫,终于使得正卿成为晋国常设制度。
然而这对赵氏来说并不是好事,权势的顶端往往意味着万丈深渊。果不其然,赵盾死后,赵氏家族因势力过于庞大,而受到国君晋景公和正卿栾书的忌惮。
凭借赵朔之妻赵庄姬对赵括、赵同的诬告,晋景公在栾氏和郤氏的帮助下,将赵氏灭族,这便是所谓的下宫之难。
这是晋国六卿的第一次血洗,没有能力强大的家主,却有着睥睨国君的家族权势,这是赵氏覆亡的根本原因。
同时,这也标志着晋国卿族内斗开始白热化。而不幸中的万幸是,赵庄姬本人由于是国君晋景公的妹妹而没有受到牵连,幸存的还有赵庄姬肚子里的孩子赵武。
受赵氏巨大恩惠的韩厥,委婉的向晋景公表示,赵氏于国家有功,如果处置的太过决绝,会影响臣下的忠诚。政治讲究平衡,于是杀红了眼的晋景公终于没有赶尽杀绝,但赵氏在朝堂之上再无立足之地。
二、重回朝堂
正如赵氏的灾难是因为卿族势力不平衡,赵氏能够重回朝堂,也是因为晋悼公需要保持晋国政坛上的平衡。
赵氏被族灭以后,得利最大的是郤氏。然而很快,郤氏也遭遇了被血洗的命运,这次捎带被杀的还有晋厉公,新即位的晋悼公不敢追究栾书、中行偃的弑君之罪,却暗自提拔大量的新贵成为自己的臂膀。
而已经毫无势力根基的赵武也就成了提拔的对象之一。约公元前573年,即位半年的晋悼公再次调整八卿的次序,心向赵氏的韩厥成为正卿,而赵武成为末卿。
赵武能够活下来,并且重新成为卿士,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同时,赵氏曾经的地位和现在的虚弱,是赵武得以重新被晋悼公提拔的重要原因。
换句话说,曾经的家族地位使其他卿族对此无话可说,而现在的地位使得赵武只能仰仗晋悼公,这就是晋悼公为什么要提拔赵武的原因。
同时,一个更重要的条件是,当时晋君还有威权,晋悼公又是一位强势的君主。所以,晋悼公会尽力增加卿族的数量,以便于自己控制朝堂,而不会像后来卿族掌权那样,卿族血洗出局后,再也没有立足之地。
而赵氏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晋国政治形势下,才得以能够重回朝堂。而更幸运的是,在艰难的条件下活下来的赵武,政治上很成熟,而且寿命很长。
经过20多年的蛰伏,公元前548年,前面的4任正卿相继去世,赵武名正言顺的成为晋国正卿。
而长期蛰伏的赵武,在执政后将他的谨慎、忠义和包容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晋国内部和国际上,赢得了普遍的赞誉。而赵氏家族,得以凭借他的声誉,重新在晋国朝堂上占据了一个稳固的位置。
三、独特的生存哲学
赵武死后,晋平公暗弱,诸卿势力膨胀,晋国的分裂倾向大大加剧了。而各卿族之间因僧多粥少,爆发了数轮兼并战争。
因此,赵氏从赵武之子赵成到赵无恤这四代人约150年,是赵氏得以立国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赵氏奉行的生存哲学是,团结友方,不强出头,尊重晋君。
那么,应该团结谁,打击谁呢?
晋顷公二十一年,晋国卿族联合打击晋国最后的公族祁氏和羊舌氏,共分其地。于是晋悼公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公族至此彻底退出晋国政坛,而缺乏公族支持的晋君也就摆脱不了成为傀儡的命运了。
此时,晋国内部的卿族还有六个:晋文公时期传下来的老牌卿族中行氏、智氏、范氏;晋悼公时期才崛起为卿的魏氏、韩氏;以及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的赵氏。
中行氏和智氏都出自荀氏,而且中行氏与范氏相善,三家实力相对强大;而赵氏、魏氏、韩氏,其实相对根基较浅,实力弱小一些。
按说应该团结强大的卿族,吞并弱小的卿族,但赵氏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与韩魏亲近,而远中行氏与范氏。
赵氏这样选择,一是因为韩氏与赵氏旧有的渊源和魏氏的惺惺相惜,二来是因为晋国政坛上爆发的数轮血洗,针对的都是强大的卿族而不是弱小的。
在晋国内部这个多方博弈之中,过于强大的一方往往容易招致诸卿的忌惮而被共伐,也最危险。
而正是赵氏的这个选择最终成就了赵国。
公元前497年,赵氏家主是赵鞅,因为邯郸赵午之事,范氏和中行氏企图一举灭掉赵氏,赵鞅退入晋阳坚守。
却不料,韩氏魏氏借此,以晋定公的名义讨伐两卿,智氏只能置身于外,范氏中行氏不敌,退往朝歌。
数年后,两家卷土重来,赵鞅率军击败,并紧追不舍,终于灭掉范氏和中行氏。赵氏的第一次危机,以赵氏的完胜告终。
晋出公时,韩赵魏和智氏四家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引起晋公不满,欲借齐军讨伐四卿。四卿却赶走了出公,共立懿公,从此,晋国的分裂再无悬念,关键是看被哪些家族瓜分。
公元前475年,智瑶成为晋国正卿。不知是真心还是别有所图,智瑶在看到越国强大后,提议四卿都分出一点土地和人口出来给公室,帮助晋国重回霸主之位。
韩魏不敢反对,乖乖照做了,而赵无恤却坚决反对。于是智氏带领韩魏联军再次攻打赵氏,赵无恤又一次退入晋阳坚守。
这一次坚守长达三年之久,智瑶水漫晋阳,眼看就要城破。这时,赵无恤派张孟说服了韩魏,一起反攻智瑶,并乘胜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和人口。
从此以后,晋国卿族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而三家之中,实力相对均衡,谁也无法灭掉谁。于是,韩赵魏共同瓜分晋国,几乎已成定局。
公元前403年,赵籍与魏斯、韩虔一起,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赵氏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