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自2004年国内首只ETF产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以来,中国ETF市场已走过十九个年头。十九载乘风破浪,铸就了中国ETF的蓬勃发展之路。其中,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2022年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中国指数投资迎来发展新机遇。
5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东英,在香港举办 “十九年十九城”上交所ETF高峰论坛。聚焦两地ETF市场互联互通发展成果,交流投资策略、探讨中国ETF市场发展新机遇。华泰柏瑞基金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总监莫倩,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策略分析师刘刚,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南方东英量化投资团队总监、基金经理王毅,法国巴黎银行董事总经理吕成,中证指数ESG业务部总经理赵永刚等业内专家出席论坛,围绕当前宏观形势回顾与展望、从信用周期看中美错位与资产选择、互联互通下的投资机会等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华泰柏瑞基金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总监莫倩首先对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式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她表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答卷”,最为亮眼的部分来自于地产和出口。其中,国内房地产市场在销售、资金、投资几个方面都出现了触底企稳的迹象;另一方面,多个行业的出口数据出现明显上升,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造业这一国之重器、中国实体经济的支柱,在过去三年面对巨大考验依然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在全球产业链中持续向上攀升。
2023年至今,A股市场的行情围绕“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两大主线展开,对此莫倩表示,自2016年以来,我们先后见证了蓝筹风格、新能源科技风格的胜出,但在当前核心资产增速回落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潮流已经转变、现在正在转变、未来还会转变。浪潮之中,有一些方向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如央企红利、周期性行业以及中小市值成长类这样一些公司,都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尤其是部分红利型央国企,结合行业资本开支、现金流、营收增长及行业竞争格局稳定性,有望步入估值重构阶段。
当前,中国增长和美国通胀成为全球资产定价的核心变量已成市场共识,但今年以来市场对中国增长强弱程度和美国通胀的回落速度仍存在分歧。对此,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策略分析师刘刚在主题分享《从信用周期看中美错位与资产选择》中指出,信用周期是理解并分析中美周期错位的关键因素。
整体上,中国增长和美国通胀自去年底以来的改善方向并未逆转,只不过当前美国通胀的症结在时间、中国增长的关键在程度,尤其是能够找到有效的宽信用抓手,如地产修复力度。中国增长强弱和美国政策松紧这两个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四条路径,对判断未来趋势和配置方向尤为关键。综合而言,当前宏观环境可能更多类似于2019年(中国增长温和修复+美联储不进一步紧),在这一基准假设下,市场经历快速修复式反弹后,可能转向震荡。配置上更多侧重“哑铃型”结构,操作上需要从“波动性”和“确定性”两个维度寻找机会。
随后,在主题为“互联互通下的投资机会”的圆桌论坛中,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南方东英量化投资团队总监、基金经理王毅,法国巴黎银行董事总经理吕成,中证指数ESG业务部总经理赵永刚进行了精彩分享与交流,深入探讨了跨境产品互联互通的更多可能性。未来,随着互联互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成熟,两地资本市场将开展更多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全新产品和投资模式,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特色化的投资选择。
十九载扬帆破浪,策马加鞭谱新章。在资产配置的新时代,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结构的进一步完善,ETF产品凭借成本较低、交易便捷等优势,将帮助更多投资者参与分享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成长的时代红利。华泰柏瑞基金作为国内ETF投资管理的“先行者”,在指数产品大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未来将继续秉持“指”做精品的运作理念,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的产品部署,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ETF资产配置工具,致力于与广大投资者共享指数投资的时代机遇。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