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春节假期的连续反弹,机构获利了结意愿加强,港股市场周一(1月30日)全线调整,恒生科技指数下跌超4%,多数明星股走势偏软。
但也不乏逆势上涨的个股,金融SaaS云服务龙头百融云-W(06608.HK)周一最高拉涨15%,股价刷新2021年10月以来高位,市场成交量达7485万港元,在港股SaaS板块中的表现可谓“一骑绝尘”。数据显示,近半年,百融云已经跑赢大盘约14个百分点。
机构分析认为,百融云在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有深厚积累,具备明显先发优势,公司将充分享受行业高增长所带来的红利。同时,作为头部金融机构数智化服务商,公司将继续受益于金融行业支持宏观经济复苏带来的利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迎金融加速助力实体利好
近期,我国金融业持续发力支持实体,助力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去年末,人民银行正式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银行资金约5000亿元。
今年伊始,金融机构支持复工复产力度不减。1月29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项货币政策工具。
鉴于数字化转型是金融机构精准有效赋能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机构预期,未来金融机构将更为广泛地借助服务商的数智力量来重塑经营和增长逻辑。这将使得SaaS头部企业成长性可期。中信建投(601066)预计,百融云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可达20.04亿元,同比增速为24%。
成立于2014年的百融云通过独立研发的SaaS云突破性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智能分析与运营、精准营销、保险营销等领域为金融机构提供多链路客制化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于2021年3月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初创阶段,百融云依托与头部银行合作的辐射效应迅速站稳金融SaaS赛道,彼时适逢我国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伊始,百融云通过帮助银行信用卡部提供智能应用产品等方式来提升银行相关业务的自动化审批效率。
2017年开始,百融云的商业模式迈上新台阶,智能分析与运营业务的协同效应开始向银行的普惠金融等业务渗透,同时,公司与头部银行在存量运营上迈入深度合作阶段。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百融云营收持续录得增长,财报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2021年的近五年间,百融云营收复合增速达46%。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实现总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25%。
2018年,百融云智能分析与运营的服务链条进一步延伸,对银行业务的覆盖版图不断扩大,涉及财富管理、小微、房贷、经营贷等多项业务。自2019年开始,百融云的盈利水平大幅提升,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近三年经调整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29%。
2022年9月,百融云提出了全新的愿景:做中国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赋能者。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六大国有银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逾950家区域银行,以及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等超6000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
外资看好成长型科技股韧性
进入2023年之后,国内宏观经济复苏、互联网监管政策落地、中国资产高性价比,叠加海外市场通胀仍维持高位等因素,外资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
贝莱德基金认为,中国市场将迎来新篇章。一方面,经济活动和消费意愿将显著恢复,内需是主要推动力,企业业绩改善及估值修复有望共振;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中仍有部分未被疫情影响的投资主题,从各行各业的安全发展,到鼓励产业的创新升级、数字化革命,都将是未来中国长期的投资主题,会一直涌现新的增长机会。
这其中,外资格外看重中国成长型科技股的韧性。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一部分美国长线基金希望在上半年更大程度加仓中国成长股/科技板块”。
同时报告称,对冲基金也在寻求加仓中国高增长科技板块的机会。作为交易中国股票最活跃的投资者群体,对冲基金通常在市场反弹初期会采取频繁的短线交易进行套利,而后进入到市场恢复期后,会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和财务数据。
wind数据显示,外资当前对于百融云的持仓占比约在80%左右。机构预期,作为基本面稳健的中国成长型科技股代表,百融云后续仍可博得外资青睐。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