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森鹰窗业将作为首个单独以整窗为主营业务上市的企业正式登陆深交所,敲钟上市。是目前沪深两市第一家细分行业为“C2032木门窗制造”的上市公司。
门窗市场在中国十分巨大,随着市场扩大,近年来,众多门窗企业纷纷涌现,各类门窗企业近十万家,虽说具有系统门窗生产制造能力的不足百家,但这个成立于上世纪末,并且始终坚持主营窗品类细分赛道-铝包木窗的企业是如何在当下脱颖而出的呢。
随着笔者了解发现,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森鹰将自身投入在了节能窗的市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森鹰的主营产品,其主营的产品是节能铝包木窗,是以实木集成材为受力杆件,在室外侧包覆连接了起保护、装饰作用的铝合金板框,兼顾了木、铝型材特性,具有保温节能、防盗、密封、静音、抗紫外线、安全防火、调节湿度等优异性能。
节能铝包木窗可以说是高端窗类的天花板了,也可以说是属于小众产品,那为何还会受到市场以及资本如此重视,可以成功在主板上市呢?
这与“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分不开,我国从2009年便成为世界第一大能耗大国,其中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均接近50%。而在建筑能耗中,通过门窗流失的能耗又占40%以上,是最大的建筑能耗流失黑洞。因此,窗户不但是建筑节能的关键,也是整个降碳目标的重要角色,不容小觑。也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据测算,门窗保温环节,建筑造价5%-10%的节能成本可实现30%-75%的节能收益。随着中国3060双碳战略的实施与重视,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要求向更高水平迈进,这也意味着建筑外窗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性能才能符合严格的新标准。因此,在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支持下,节能铝包木窗行业景气度将逐渐升高。
同时人们对居住品质提升的诉求也不断提高,对于家居环境改善的进一步消费升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近年来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改善性”特征,单位面积投入意愿加大。而更换建筑外窗可以说是最直接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方式之一。节能铝包木窗产品作为节能窗领域的中高端产品,综合性能表现优异,消费升级为节能铝包木窗行业提供了非常大的市场发展机遇。
据森鹰官网资料显示,森鹰窗业20余年来,始终坚持研发、制造节能铝包木窗,领引该细分领域多年。24年前,森鹰研发国内首款外挂式的铝包木窗并首次量产;10年前,森鹰研发了国内第一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配套用窗,填补了国内被动窗市场的空白。并且先后参与了万科集团、远洋地产、中海集团等知名房企的被动房项目。累计向国内120多个被动式建筑提供了近30万平方米的被动式建筑配套用窗,其中包括亚洲首个获得德国PHI被动房中级认证的示范项目、世界级超大单体被动式公共建筑等,并且多次在全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大会获得“突出贡献奖”。
可以说是森鹰已经坚持节能铝包木窗这个细分领域多年,并且积累了大量市场份额。节能木窗也给森鹰窗业贡献了不小的收入。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森鹰窗业节能铝包木窗的营收为7亿元、7.88亿元、9.04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6.99%、95.45%、96.17%。
截至2022,我国各级政府颁布的被动式建筑鼓励政策数百项,其中包括①优先保障用地;②容积率奖励;③提前办理预售证;④房价上浮;⑤财政补贴等。上述激励政策极大激发房地产商在当地建设被动式建筑项目的意愿,也极大推进被动式建筑发展。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2025年要建设超能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目前不足1000万㎡,还有5倍空间。
整个节能窗的市场规模由“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构成。其中:“增量”市场主要伴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竣工和销售所创造,即公司的大宗业务渠道,2022年开始突破4亿平方米潜在需求;存量市场主要为二次装修和旧房改造升级带来,即公司的经销商业务渠道,每年约1亿平方米。十四五期间,预计年均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规模,被称为家居建材领域最后一块万亿蛋糕。
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在进行,每年有巨大的增量建筑,同时又有大量高能耗存量建筑,3060双碳战略下,建筑建材的绿色化、节能化、低碳化已成必然趋势且迫在眉睫,可以看见,节能铝包木窗,已经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窗行业是一个慢行业,耐心往往是稀缺品。且行业有巨大的痛点和结构性矛盾。行业天然缺失品质思维和坚持,产业流通效率低,确定的服务和优质的供给依然稀缺。在一个细分坚守24年,不断的打磨产品和品牌,从北向南打开全国市场,不断满足不同气候区、不同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这并非易事。森鹰窗业的成功上市,为自身的后续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也见证了我国节能铝包木窗这个细分领域发展。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