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紫金银行快报披露择时有误 高管增持“被动”违规
证券时报记者 石晏
高管自掏腰包增持自家公司股票原本是平常事,孰料增持完成却被公司不小心“使绊”。这样乌龙的事情实在难得一见,近日A股上市公司紫金银行(601860)便上演了类似的真实案例。
为应对股价的疲软表现,紫金银行此前发布了稳定股价方案,部分高管将自掏腰包增持该行股票。出乎意料的是,紫金银行提早发布了业绩快报,造成自家高管的增持陷于违规交易。
随后,紫金银行发布致歉公告,对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并明示了相关的后续处理计划,即将所涉高管的股票禁止交易期延长半年。
股价“出道即巅峰”
高管增持却被“坑”
近日,紫金银行发布一则致歉公告称,公司于7月23日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未充分考虑发布时间与董监高人员购入股份时间的间隔,导致公司业绩快报发布日距离本公司部分高管购入股份的时间不足10日。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2022年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紫金银行在公告中对其董监高人员买卖该行股票的基本情况作了公告。
事情还要追溯到去年年底。作为A股上市银行中年轻的成员,自2019年上市以来,紫金银行股价似乎“出道即巅峰”,当年3月创出历史高点的11.4元后便跌跌不休。2021年12月31日,紫金银行披露了《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由于股价触发实施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该行确定采取由在该行领取薪酬的时任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稳定股价义务,增持金额不低于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从公司领取税后收入的25%,即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173.61万元;增持实施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即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7月18日。
7月14日,上述稳定股价方案实施完成,有关增持主体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61.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增持金额合计181.76万元,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2.81~3.19元。其中,该行部分高管于当日共购入股份28500股,购入均价为2.82元/股。
就在增持行为完成一周后,紫金银行召开了全行半年度工作会议。7月21日,紫金银行对半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参会人员包括中层人员307人、高层人员10人,还有其他工作人员10人。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5.1.6 之规定,以及鉴于本次会议参会人员规模较大,为防止本次半年度工作会议内容外泄造成定期报告披露前的业绩泄漏,避免股东被不实信息误导,按照信息披露及时性的要求,本公司临时决定发布业绩公告。”紫金银行表示,该行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于7月23日发布。
临时决定提前发布业绩快报的行为,并未充分考虑发布时间与董监高人员购入股份时间的间隔,导致该行业绩快报发布日距离其部分高管购入股份的时间不足10日。紫金银行致歉公告显示,上述行为被动触发了《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2022年修订)》第十二条的规定,即“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被动违规属罕见
法规学习待加强
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上市公司高管或家属在敏感期内违规交易股票的案例时有发生,“但像此次紫金银行高管正常增持却‘被’违规的情形实属罕见,不排除有关操作人员不懂相关规定的可能。”
在上述致歉公告中,紫金银行还明示了后续的处理计划。公告称,截至目前,紫金银行运营稳定,股价未因上述认购行为发生波动,上述董监高人员购入股份的行为未对该行及该行股东、股价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紫金银行方面表示,在发现该事件之后即立刻启动了自查程序,并主动向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及汇报,努力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本次事项的处理情况如下:
一、根据2022年7月16日披露的《关于稳定股价方案实施完成的公告》,公司将涉及此事项的增持主体禁止交易时间由六个月延长为一年,禁止交易时间为2022年7月18日~2023年7月17日。
二、相关人员承诺股票解除禁止交易后,如售出7月14日当日购入的股票产生收益,将所得收益上交公司。
三、公司就本事项给市场带来的不良影响向广大投资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四、本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关于《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2022年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培训与学习工作,继续加强与董监高人员的沟通,密切关注董监高人员的持股计划及增持动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管理董监高人员的持股变动,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紫金银行此前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6亿元,同比增长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24亿元,同比增长10.05%。同期,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20%,拨备覆盖率为261.56%,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0.25个百分点、增加29.56个百分点。
来源:证券时报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