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快讯 > 正文
江苏“知识产权规划”印发实施 “五区”新目标领跑全国
2021-09-06 13:22:14 来源:江苏经济报 编辑: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力和软实力的象征,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日,《江苏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为未来五年全省知识产权发展提供了指引。

“一个主题”锁定未来重心

累计建成省市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241家,全省新增专利授权157.88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4件,有效注册商标达191.15万件,149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十三五”时期,我省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当前,我省正处在奋力建设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开放强省的新发展阶段,深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迫切需要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制度作用。抛开过往成就,我省知识产权发展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重点产业关键领域高价值知识产权偏少、知识产权优质服务及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进程缓慢等。

推动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已箭在弦上。因此,《规划》围绕我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战略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我省知识产权发展要紧扣“一个主题”,即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这是江苏知识产权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要瞄准“一个定位”,即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知识产权强省,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五区”新目标领跑全国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省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要达到知识产权强国水平,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绩效领跑全国,基本建成知识产权强省,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样板区、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知识产权开放协作标杆区和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试验区。

“五区”成为我省“十四五”期间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的目标。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80分以上、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7%、新增贯标单位1万家、全省专利代理率达80%、新增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500人等18项具体指标的订立则让这一目标更为精准。

“领跑全国”的背后不仅意味着要达成喜人的指标,更意味着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探索。探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引导高校专利权人充分利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提高专利转移转化效率;探索建设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大力培养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探索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新模式,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财政投入保障体系;探索建立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等规则,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探索建立侵权行为公证悬赏取证制度,着力破解知识产权权利人“举证难”问题;探索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实现高效共治……细看《规划》,我省建成知识产权强省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模式已然在路上。

“五高”新任务彰显质变决心

从“十三五”时期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4件到“十四五”时期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目标17件,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中“高价值”一词的加入彰显了我省知识产权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决心。

纵览《规划》全文,不难发现,“十四五”时期,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已将高质量贯穿在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并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增强创新驱动效能”“加强知识产权高水平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夯实事业发展基础”的“五高”新任务。

为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规划》还明确,围绕“五高”推动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升级、商标品牌培育、精品版权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载体建设、海外知识产权护航、知识产权强链、知识产权乡村振兴、专利代理质量提升、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百千万”培养等“十大工程”。比如在高价值专利培育升级工程中,《规划》指出,要围绕50条重点产业链和区域主导产业,组建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具有较强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长效运行机制,制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和长三角区域标准,指导市县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等。

此外,我省还将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洪姝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