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快讯 > 正文
5万名志愿者营造文明氛围 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1-08-16 13:56:29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亮丽的底色。

行走在梅江区的大街小巷,道路整洁宽敞,绿化美观悦目;随处可见的“志愿红”,或在进行文明劝导,或在热情指路;车辆在斑马线前停下礼让行人,乘客在公交站台有序排队;一块块公益广告牌,无言地传递着和谐正能量……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梅江区一点一滴的变化,让每个生活在这方热土的人,感受到了惊喜和欣慰。

作为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近年来,梅江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聚焦痛点、难点、弱点,切实补齐短板,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城市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志愿活动常态化

5万名志愿者营造文明氛围

每当上下班高峰期,总能在梅江区主要道路两旁看到“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手中攥着小旗帜,帮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请大家有序过马路,不要着急,注意看左右来车。”杨蓓蓓是梅江区的一名志愿者,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她只要有时间便会到城北镇五洲社区进行交通引导。“我们有好几个志愿者群,大家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进行文明交通引导。”杨蓓蓓说。

有志愿者的地方,就有文明在闪光。据了解,目前梅江区共注册志愿者52309名,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278个,志愿者围绕“文明有礼”主题,在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过节等方面开展志愿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每周四,江南街道志愿者章蔓桦都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到辖区内生活困难的群众家里进行慰问。“刘阿姨,如果在生活上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得打电话联系我。”“最近喜欢看什么电视剧啊?跟我们讲讲。”“还缺点什么?我们下次来给你带。”一句句关心的话让屋子里瞬间热闹了起来,两位老人脸上的笑容灿烂起来。“平时就我和老伴住在一起,儿女生活在附近。她们经常来访,让我的生活更充实了。”刘阿姨告诉记者。

“志”之所向,“愿”之所在,文明向善、助人为乐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选择、自发行动。梅江区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体制,成立梅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23个分队,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随着志愿者群体的扩大、志愿服务频次的增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触角已延伸至社区建设、医疗教育、扶弱助残、环境保护、文化体育等众多领域,为梅江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城市管理精细化

多方联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今年5月,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工作任务方案》(下称《方案》),对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进行了再次部署。

《方案》提到,今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范围进一步扩大,梅江区至少有2个街道(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梅县区至少有1个街道(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其他各县(市)县城范围内社区(村)总数的30%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垃圾分类一小步,人民文明一大步。管好自家的垃圾桶,是社会走向现代文明路途当中的一个必经节点,是新时代催生的一朵建设更加美好生活的文明之花。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关键在于转变居民生活方式,看似很小很细很具体,却是对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的一场实质性演练,需要各方治理力量的协调配合。

党建引领、干群合力、上下联动……梅江区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答好社会精细化治理答卷。

梅江碧桂园二期是今年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据物业负责人鲁加镇介绍,截至目前,由物业自主购入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已安装完毕,督导员队伍人员组成也已基本确定,将有序铺开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将结合自身的物业管理模式,开展一对一上门宣传和引导服务。”鲁加镇说。

分类投放和源头减量是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基础,梅江区作为主城区先迈出了一步。日前,梅州市环卫局与广东干巴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梅江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再生资源回收合作项目,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再生资源回收有效衔接。

“我们有专门的微信小程序和手机APP,居民通过手机‘下单’后,就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可回收物,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广东干巴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段宏彬说,“每‘下单’一次,公司会根据可回收物量支付居民一定金额,金额可提现。”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套奖励机制,不断激发居民的内生动力,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得以常态化、有效地进行。

段宏彬介绍,目前上门收运可回收物工作已在梅江区金港花园、梅江碧桂园、梅江水岸、阳光花园4个居民小区铺开,之后还将在每个小区设立站点,实现“5分钟快速上门”的目标。(梁时禹)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