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颜值经济的盛行,中国医美市场正在快速崛起,其中牙齿矫正成为很多人迈向变美的第一步。6月16日,被称为“隐性正畸第一股”的时代天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天使”)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中股价一度飙升超180%,公司市值超过600亿港元。同一天,“1万元牙套赚7000”的词条也冲上了热搜。
隐形矫治市场从国外品牌当道,到国产与进口平分秋色,用了短短十来年。随着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增加,未来国内隐形矫治将冲击千亿市场规模,时代天使之外,也有更多资本正在加入隐形正畸赛道的争逐。
18年成长为两大龙头之一
俗话说“牙美七分俏”,在明星效应带动下,近些年隐形牙齿矫正市场迎来爆发期,市场增长快速。与已经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固定矫治器相比,隐形矫治进入临床应用不过20多年。但因为美观、可摘戴、隐形等特点,隐形矫治一经问世,即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资料显示,时代天使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经发展18年。公司于2006年开始推出隐性矫治器产品,2010年凭借3D打印技术的应用实现规模化生产,2015年联手国内口腔领域最大的投资者松柏投资,并在2018年获得隐形矫治领域首个美国境外FDA认证。
相比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的价格不菲,带来的利润也相当可观。根据时代天使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时代天使的营收分别为4.88亿元、6.46亿元、8.17亿元,业绩增速明显。而在毛利率方面,则分别达到63.8%、64.6%、70.4%,净利润也分别达到5818.6万元、6766.5万元、1.51亿元,营收和利润都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全球隐形矫治市场规模由2015年4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122亿美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2%,预计未来仍将以14.2%的年增长率持续扩容,2030年有望达到462亿美元。随着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和口腔医生数量的增长,预计中国隐形矫治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现代人食物精细程度越来越高,是导致牙列不齐等错颌发病率明显上升的原因之一。”有牙科正畸医生指出,随着大众对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隐形正畸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2020年口腔医疗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口腔消费者的主要困扰已经从较为基础的智齿疼痛、牙齿缺失等升级到跟“颜值经济”相关的牙齿不够白、不够整齐等需求。超过45%的互联网消费者将“改变整体形象”作为消费动机。
隐形正畸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对标海外,美国正畸渗透率高达1.8%,每年治疗案例440万例,市场规模214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其中隐形正畸案例占比31.9%,市场规模在57亿美元。但从中国数据来看,2020年全国约有4亿错颌畸形患者,其中接受治疗病例310万,渗透率仅为0.78%,其中隐形正畸占比仅11%。研报分析认为,中国隐形正畸渗透率仅为美国三分之一,预计2020—2030年,市场将从100亿元的规模增加到801亿元。
国产品牌加速市场竞争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时代天使是目前国内两大隐形矫治器龙头之一,2020年市场占有率约为41%。
而另一家龙头企业正是隐形矫治的“鼻祖”隐适美。1998年,隐适美背后母公司爱齐科技研发的隐形矫治器,通过美国食药监局审批,成为隐形矫正技术的开创者。2011年,隐适美进入中国市场,并迎来高速增长。
根据招股书显示,时代天使在国内隐形正畸产品的市占率已经比隐适美高出0.3%,两家龙头企业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2%。“从国家药监局注册的数据来看,已经有多个品牌扎堆牙齿隐形矫正市场。”一位牙齿矫正行业人士指出,隐适美在中国拥有相当的知名度,但国产隐形矫治器正在迎头赶上。国家药监局官网资料查询显示,目前国产隐形正畸矫治器的注册批文共有35条,涉及近30家企业。
“相对于进口品牌来说,国产品牌的优势是有大量中国矫治病例数据,可以建立符合国人牙齿特色的人工智能算法和矫正模式,提高治疗效率。”业内人士指出,国人牙周病患者较多,牙齿矫正起来通常比较复杂,在这一点上国产品牌可以做到弯道超车,实现更为精准的服务。
时代天使IPO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期间,时代天使服务的牙科医生数量分别约为11500名、15800名与19900名,完成的矫治案例数量分别约为77700例、120100例和137600例,市场增速明显。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除了已经上市的时代天使,隐形矫正市场还有包括正雅齿科、缔佳医疗、正丽科技等在内的品牌企业正在崛起。
不过业内分析也认为,目前隐形正畸市场的规模增长仍将受制于中国口腔医生的数量。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约有15.8万名全科牙医及1万名正畸医生,相当于每10万人中有47.8名全科牙医及3.3名正畸医生。相比而言,去年中国约有27.7万名全科牙医与6100名正畸医生,相当于每10万人仅有19.5名全科牙医及0.4名正畸医生。(严慧芳)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