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快讯 > 正文
盐城和连云港加入大运河城市“朋友圈”,带动相关文旅融合和文化建设
2021-06-07 11:29:57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

6月3日召开的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将盐城市和连云港市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体系,由此构建网状分布的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格局。

盐城与连云港,在地缘上并不与大运河主干道接壤,为何也能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城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解析了盐城和连云港的“入选理由”。

在贺云翱看来,在江苏,大运河并非只是南北“一条线”,而是连接省内13个设区市的“一张网”。多条重要的大运河支线河道,流经盐城和连云港境内。有关研究已多次论证,大运河的疏通和繁荣离不开支线河道及其沿线城市城镇及产业的支持。作为支线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通扬运河、泰东运河、串场河等为代表的盐运河道,不仅是大运河水系网络的客观延伸,更是大运河水系网络作为中国古代“国脉”所在的深层动力来源。

从2019年开始,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研究所的团队在盐城进行多次实地考察。研究表明,盐城先前曾因为与大运河主流本体地缘较远而被认为关联薄弱,但追溯历史根源,盐城对大运河的兴起与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实为大运河盐文化的支柱性城市和区域。

从4个方面,贺云翱阐释了盐城被纳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理由。第一,盐城地区的盐运河道是大运河水系网络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水路上直接沟通大运河主干道,而且连通了大运河沿线的多个城市。在水文水运关系上,盐城始终与大运河关系紧密,是江苏“里运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盐业生产和运销是连接盐城地区与大运河主干道的核心动力。历代大运河上运输的食盐,绝大部分来自以盐城和连云港为中心的两淮盐场。运盐业也是推动大运河主干道不断疏浚扩容、南北延长的重要因素。

第三,盐城的盐运河体系辐射深远,不仅推动了区域城镇发展,更促进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繁荣。以盐城为中心的淮南盐业的兴起和发展,为苏中诸多城镇提供了经济支撑,塑造了江淮一带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布局结构。盐城本身作为“产盐之都”,便是因盐而起、因盐而兴。淮南盐业完整细致的管理方法所孕育出的盐商文化,也带动了江苏地域文化的发展,这一点在扬州、淮安、泰州等地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四,盐城是大运河盐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大量与大运河直接相关的盐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盐运河故道、串场河故道、众多沿串场河分布的盐场遗址和盐业历史城镇、盐业生产的工具和技艺等。据调查,盐城境内大运河盐文化遗存达千余处(件)。这些遗产资源是盐城作为大运河盐文化支柱城市的重要实证。

“盐城的加入,不仅能弥补当前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网络体系的缺口,而且可以促使盐城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展现独特的文化地位,带动盐城文旅融合和文化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贺云翱说。

贺云翱曾多次带队赴连云港考察古盐河、莞渎场、板浦场、新安镇等大运河盐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情况。他们的调研结果,全面掌握了连云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现状,深刻阐释了将连云港纳入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论证连云港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贺云翱说,首先,通过盐河,连云港与大运河产生了空间上的直接关联。盐河是连云港的母亲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南北向内河河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把江苏境内的大运河河道比作人体主动脉,沟通连云港和淮安大运河的盐河就像是为动脉输送养料的血管。通过盐河,大运河的影响力也辐射至连云港等江苏东北区域。

其次,通过连云港的淮盐生产和运销管理体系,大运河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明代,两淮盐业发展达到顶峰,连云港作为淮北盐生产基地,建立起一整套贯穿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盐运体系,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这套运行有序的淮盐生产和运销管理体系,解决了大运河主流物资源源不断补给的问题,提供了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推动着大运河的繁荣发展。

再次,连云港的淮盐文化带动了江苏地区的文化发展。古海州(连云港)人文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连云港的大运河盐文化遗产内容丰厚,演绎出漕运文化、盐业文化、水工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特色鲜明,独具魅力。举例来说,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深受淮盐文化影响,吴承恩时常乘船顺盐河往来于海州与淮安之间。孙悟空居住的花果山,其原型就是连云港的云台山。

最后,连云港保留有丰富的大运河盐文化遗产资源,成为大运河文化尤其是大运河盐文化的重要实证。灌云县、灌南县皆由当年盐场发展而来。在新安镇、板浦镇,保存有丰富的盐商及盐商文化史迹。

贺云翱说:“总之,连云港虽不是江苏大运河沿线城市,但是,盐河以及连云港这座城市与大运河存在着血脉联系,连云港大运河盐文化为大运河文化增光添彩,也为连云港在当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体系中拥有地位提供着科学支撑。”(于 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