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心理周刊推出一辑《成就你的灿烂 拥抱你的内在》亲子讲座,教会父母一招“哄娃神技能”——共情。小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员、南京市心理健康教师、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秦淮分站志愿者徐静老师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这一绝招,为你解锁技能包,教家长们如何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需要,并通过“共情”的方式与孩子对话,做具有幸福能量的父母。
孩子“一碰就炸、多愁善感”,怎么办?
不少妈妈问过类似的问题:孩子爱发脾气、爱哭,怎么破?愁死了。我非常理解这些妈妈,我的孩子曾经也有一段“碰着就炸、多愁善感”的过去。有一次,因为我们说她吃饭慢,她就噘起小嘴,双手环抱,哼唧起来;还有一次,因为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不是很用心,我另外让她多做一些,她又开始哭,哭着不肯写……我试过很多方法处理她的这些消极情绪反应:试过故意忽略她,等她气够了、哭够了再理她;还有过几次,实在压不住心头的怒火,吼过她,她害怕得立刻不哭了。哎,当了母亲才明白,亲情的小船才是最容易说翻就翻的。每次“翻船”后,我都会反省自己的处理方式。
虽说我当时已经尽量压制自己的怒火,和孩子好好商量解决方法。但我还是太“急功近利”了,所提出的那些方法,一心只想着让孩子消停下来。而我当时忘记了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时间去“共情”她。
共情,父母的软实力
共情,就好像自己的脚穿上了别人的鞋子,就是在孩子难过伤心时,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孩子。你要像他感受的那样去感受他的痛苦或快乐,并像他觉察的那样去察觉其中的原因。
在学校,孩子把新买的笔借给同学,结果被同学弄丢,这时候沮丧和失落会围绕着孩子,回到家苦着脸把这事告诉妈妈,妈妈却说:“丢了活该,自己的东西不保管好,还要借给别人。”妈妈愤愤不平,而孩子更是伤心不已。如果换一种方式呢?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很喜欢那支笔是吗?丢了很难过是吗?妈妈知道你是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把心爱的笔借给同学,但由于同学的疏忽而丢失,下次可以借笔给同学的时候,叮嘱他保管好,好吗?”很简单,两种不同的态度,造就两种不一样的孩子。前者,孩子可能会仇恨把他笔弄丢的同学,后者,孩子还是会心胸宽阔地接受丢东西的失落感,下次可能就会记得东西借给别人的时候请他人注意保管了。
共情,是家长的软实力,用好的关键在于理解孩子的情绪。有这样一个事例:小轩妈妈带着小轩去游乐场玩,小轩正开心地在沙池玩一辆小卡车,突然过来一位小朋友,直接将卡车抢走了!小轩呆了几秒钟,妈妈见状,立马“共情”:“看得出来你现在感觉很愤怒,也很难过,来!妈妈抱抱!”小轩一听,像是情绪被拉开阀门,“哇~”地一声大哭开来!哭也就算了,关键是哭起来没完没了。这事搁以前,小轩妈妈也许会转移注意力,也许会直接引导小轩上前再要回来,小轩委屈一小会儿也就没事了。可为什么,原本想通过“共情”安慰孩子,却让孩子越变越“娇气”呢?
脑科学的共情神经模型中,将“共情”分为两种,一种是认知共情,它会动用人脑中掌管理智思考的前额叶皮层来认识——“我知道他现在很难过/愤怒”;而另一种是情感共情,它会触及到共情者脑中掌管情绪的杏仁核区域——“我感觉到了他的痛苦/委屈”。 孩子头脑中的边缘系统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于是他更大声地哭,来向你释放信号:“妈妈,我是真的很难过,你能不能感受得到?你到底在不在乎我?”其实当我们只是“认知共情”,并未触及自身的情感时,哪怕嘴上不说,非语言的信息都会出卖我们。比如,心不在焉的眼神、僵硬的身体、不带关怀的语气等等。
解锁“共情”技能包,做到四个要点就能事半功倍
了解你的孩子,与孩子调频 每个人天生气质不同,情绪系统的感受度也不同。有些人比较大条,有些人则比较敏感。知道孩子敏感之后,就要放下那些“自以为”,调频到孩子的节奏,试图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贴心的安慰。
先等待观望再做反应 有时,做父母真需要一点点的迟钝。别着急处理,看看孩子在伤痛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只是哼唧几声,就不如鼓励他,“没事,去玩儿吧!”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共情,一句“没事”,向孩子展现的是我们的相信,相信他们的复原力、抗逆力,相信他们自己能克服。
及时与孩子确认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同情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其实只要一个真诚倾听的态度,并及时与孩子确认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就行。我们可以问,“你很不开心,因为他抢走了你的玩具?” “是的,不过我还是玩点别的吧!”从孩子无暇顾及你的态度就能看出,这在孩子心里,根本不算事。反之亦然。
活在当下,放下自我,全身心关注孩子 看到孩子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认真听他在表达什么、语气如何;放下我们内心的评判、思考、碎碎念。这样的全神贯注,能帮我们做到有效的共情,我们展现出来的姿态是开放的,是包容的。——“孩子,哭出来吧!妈妈能接得住!”如果孩子能被这样深度地共情,哪怕只有几次,那么他一定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最忘我、最美好、最包容的爱。他也就能在将来,将这种美好体验给予他人,从而拥有更多更深入、更幸福的关系,滋养余生。而在这个蝴蝶效应中,最开始扇动出“幸福能量”的一定是父母!
其实,父母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很难每次都正确引导。当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陪陪孩子,抱抱孩子,告诉孩子,无论他是什么样子,我们都爱他。也就够了。比技巧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真心。育儿路上没有捷径,爱和陪伴才是永恒的主题。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