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快讯 > 正文
把握零工市场发展的规律,科学分析零工市场发展的态势
2021-05-24 14:07:19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一直以来,就业人口总量大、就业人口基数大以及新增就业人数多等问题造成我国就业压力大;而且,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发展迎来了新挑战。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零工市场”作为扩大就业容量的重要选项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零工市场:应时而生

零工,顾名思义,就是打短工,是雇佣双方“短期或临时”的一种劳动契约安排。零工市场则是由零工从业者、中介服务机构与雇工方进行前期就业供求信息沟通对接的线下实体或线上虚拟场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零工市场经历了从零工马路市场到线下零工市场与线上就业平台双结合的过程。最早的零工从业者或雇工方(尤其是从业者),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进行就业信息或雇工信息获取,达成双方的短期劳动(务)雇佣契约,一是零工从业者或雇工方走街串巷,以大声宣传自身、拍打特定工具来引起雇工方或从业者注意;二是零工从业者或雇工方自制就业需求或雇工需求纸板等,在就业市场或人群集中场所,沿集市、沿街道揽活,进行自我推荐或招聘。

伴随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就业政策的利好,网络灵活就业服务平台的推出,零工从业者开始转向线上线下双结合就业,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艺术设计与制作、咨询服务等。通过在网络平台上绑定个人信息与发布就业需求,平台将雇工方订单发送至零工从业者客户端,再进行劳务关系,全过程有零工从业者、平台、雇工方参与其中,挖掘了就业需求,激发了市场活力,扩大了就业容量。

零工市场:存有隐忧

“零工经济”打破了传统劳动雇佣关系,助推了就业模式创新,在为市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从业劳动者收入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零工逐渐成为就业选择的新模式、新潮流、新态势。但是,零工市场因为其劳动契约安排的“临时性”,以及长期以来劳动关系的“模糊性”等主客观原因,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规范的难题。

一是雇工双方间权责利模糊。零工市场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高度的“临时性”,而且多数采取口头协议或简单书面协议的形式,并无规范性的文本和格式,对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约定较为模糊,包括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地点和劳动安全卫生等都是双方口头约定,因而发生纠纷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二是劳动安全卫生缺乏保障。零工从业者流动性极大,一般采取弹性工作制,工资按单、按时结算或一日一结,因此多数雇工方并未帮助零工从业者购买工伤保险,而且按照既往法律规定,也无法为零工从业者购买工伤保险,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将增添处理难度。另外,不少零工的劳动场所是没有经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的正规场所,因此劳动安全卫生缺乏保障,甚至条件极差,给零工从业者的身心健康留有隐患。

三是工作时间和人员不固定。零工市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自由度高”,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人员的“三不固定”,必然增添零工从业者和雇工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更不可能有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劳动者只能跟风“学艺”,雇工方则只是随行就市,增加劳动力市场的“错配”。若任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零工市场的资源配置,可能引起零工市场的波动,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在零工市场发达区域,零工从业者聚集区产生了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新挑战。

零工市场:规范发展

一要认清形势,明确定位。一方面,中国劳动力和就业人员总数从2010年的78388万人与76105万人增加至2019年的81104万人与77471万人,就业增长率从2011年的1.004%降至2019年的0.999%。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逐步成熟,机械化、智能化快速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冲击,就业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扩大就业容量”“稳就业”仍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增进民生福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必选项;零工就业又是扩大就业容量,确保就业稳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由此,将零工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零工市场健康发展,把零工就业纳入就业发展范畴,已成为必然。

二要建章立制,强化监管。一方面,要适应新时期零工市场发展的新态势,为零工市场发展建章立制,将零工就业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管理的范畴。发布零工就业规范合同范本,引导签订零工特殊劳务关系合同,明确雇工方、零工从业者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权责利界限,有效规范其行为,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纠纷。另一方面,要明确零工市场的监管部门及其监管职责。

三要因势利导,良性发展。一方面,要把握零工市场发展的规律,科学分析零工市场发展的态势,在零工市场相对发达的区域,要科学规划布局,将零工市场从室外搬进室内,建立线上或线下零工市场,优化零工市场的硬件和设施,避免露天、路边、道旁等“零散”地带可能存在的隐患。另一方面,合理创造条件,将零工从业者纳入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的范围。

四要互联互通,信息疏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就业服务机构尤其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为零工从业者和雇工方提供更为全面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提高市场供求信息对接效率,化解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平台的积极作用,建设具有信誉度的零工就业服务平台,在为零工市场雇佣双方提供就业服务的同时,确保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安全,达到多赢目的。

罗明忠: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伟漫: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