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关生态环境治理与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支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2021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75亿元,增长10%,重点支持北方冬季清洁取暖和打赢蓝天保卫战。
“我国严格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让空气质量改善非常明显。”中国绿发会大气治理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包括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烟气超低排放标准,大范围的煤改气、煤改电,严格防范建筑工地扬尘等。如果单从纳入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三类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指标来看,治理效果非常显著。2019年,尘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比各自峰值下降了38%、82%和49%。
蓝天保卫战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仍整体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2021年开年以来,多次出现的重污染天气仍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负重爬坡的关键阶段,容不得半点松懈。
“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应关注可凝结颗粒物(CPM)和工业过程中氨气排放的问题。”何平说,目前,我国实行的超低颗粒物排放标准只针对可过滤颗粒物(尘),而没有将CPM纳入监测和监管对象,使得大量随烟气排出的CPM在空气中冷凝形成固体或液体颗粒物,具有难沉降、消光性强、吸湿增长的特点,形成了气溶胶的核心。何平介绍说,由于CPM质量轻、粒数多,每立方厘米粒数以千万计,同样质量的CPM,其粒数远超过尘,对大气的消光作用也大于尘。现行监测和监管指标只管住了粒径大的尘,而粒径小、同为雾霾重要成因的CPM却未得到控制。
与此同时,工业过程中的氨气排放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何平说,目前,用于减排氮氧化物的主流技术主要用氨作为还原剂,为了达到超低的控制指标,大量喷氨现象较为普遍。氨气是大气中唯一的高浓度碱性气体,逃逸的氨与硫酸或硝酸等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二次颗粒物,推动了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向固态污染物的转化。另外,其对雾霾的影响还表现在高湿环境下,溶解于液滴中的氨类物质和硝酸盐,作为营养物质导致一些微生物快速繁殖,使得雾霾快速增长。也就是说,我们在追求超低的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由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按下葫芦浮起瓢”,使得大量的氨排入大气,转而形成二次颗粒物和微生物的繁殖,抵消了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减排的效果。
为此,何平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将氨(包括氨气和铵盐)纳入控制性指标,严格控制氨的使用。第二,回收电力、非电行业的湿法脱硫后烟气的余热和水汽。根据各地对“白色烟羽”的治理实践,采取“烟气余热,水汽回收利用”来治理“白色烟羽”是目前经济成本最低,对雾霾的发生能起到釜底抽薪作用的技术手段。第三,未来6个月,可采取相关措施要求京津冀地区回收“白色烟羽”。
何平说,减少工业水汽和氨排放,投资少、见效快,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雾霾因子也能够被削减,从而大幅提升空气质量,基本消除重度和中度污染,大幅削减轻度污染,可以改善明年2、3月份的大气质量。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