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快讯 > 正文
一些新物种不断亮相,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2021-04-22 15:46:55 来源:人民网 编辑: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资源多样性等多个层次。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将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

据了解,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于今年在昆明召开,业内专家表示,要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机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拓宽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的渠道,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力量,吸引各方参与保护。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哪些成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目前,大熊猫、朱鹮、麋鹿、野马、苏铁、水松、木兰科植物等3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与增长。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4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余头、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

新物种成“网红”

海南小姬蛙、大叶可爱花、高黎贡球兰、纹胸啄木鸟、运气海芋……近几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总体稳中有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些新物种不断亮相,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称,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及观测网络建设,发现了新种和新记录种50余个,已基本摸清中国生物多样性状况。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