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发展,是全民关注的民生焦点话题。河西区各级部门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勾勒海河西岸的幸福“夕阳红”。
智慧“羽翼”赋能夕阳服务
“您预约的家政保洁,将在明天10点为您提供入户服务。”电话一端的语音回复,让独居老人谢奶奶倍感温馨。从前擦窗户、清洗油烟机这样的“高难度”家务,如今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个电话就能解决。这样的高效服务得益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智慧化”创新。
“大数据时代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更要讲求精准和高效。”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刘向军介绍说,把服务“夕阳红”的工作与“大数据”挂钩,在养老事业发展进程中算得上是个“新鲜事儿”。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以“精准”为导向,整合全区老年群体实际需求,搭建全区统一的养老专题库、养老服务网整体框架和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实现服务数据动态统计分析、运营动态监督管理、为老服务场景动态展示、公益志愿服务实时对接和后台服务监管等五大功能,有效实现居家养老的线上服务与线下实体对接互动、现场服务与入户服务有机结合、智能终端设备与精准对接服务集成配套。
“三床联动”打通居家康养脉络
陈塘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崔院长对中心每位托养老人的健康状况都十分清晰:“今年,我们中心与医院、老人家庭实现了‘三床联动’,老人有诊疗需求,可以通过我们对接医院经绿色通道转诊救治,治疗结束后直接从医院转到养老服务中心短期托养病床进行康复,康复后再转到家庭病床,我们会定期安排康复师上门提供康养理疗服务。”
“诊疗病床——护理病床——家庭病床”的“三床联动”模式,背后凝结的是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以民为本的“精细”落脚点。“三床联动”的诊疗康养协作模式,形成病情稳定时在养老机构短期托养病床照护;康养居家时设立家庭床位,安排家庭医生和护理人员定期上门提供诊疗服务;病情变化时,可转诊至医疗机构护理病床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再回转至养老机构的无缝衔接。
“福一把”勾勒全景化适老“生活圈”
都说人老先老腿,如何让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惬意、出行便捷?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区住建委等相关部门联动配合,于2020年启动实施了“福一把”楼梯扶手安装项目,结合楼栋构造特点合理设计安装楼道扶手并实现全覆盖;2022年在“福一把”项目基础上,又实施了“楼道休息壁椅”项目,在社区楼栋内二层半至四层半的适当位置安装折叠式座椅,让老人们在上楼途中“歇歇脚”“喘口气”。结合老旧社区设施布局特点,河西区充分整合社区周边菜市场、商超资源,对街区环境进行适老化提升改造。如今,河西区正在对全区已投入运营的45家街级、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分阶段实施“全场景”适老化提升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1059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3个小区社区游园的适老化改造,并同步实施推进的老旧小区修缮、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道路整修等工程,让适老化的红利便捷更多老人生活。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