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世界热消息:你好天津丨参赛者王辅亮:田间地头的农民们爱创新敢尝试
2022-10-04 18:38:23 来源:津云 编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津云新闻讯:“哈喽,老铁们,大家好,这是我今年培育的新品种……”视频中,49岁的王辅亮生涩又害羞地跟可能看到视频的网友们打着招呼。王辅亮是“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的参赛者,他的入围作品《看看我绿油油的稻田》用1分13秒,不仅介绍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大片稻田,更展现了现在农民们爱创新、敢尝试的新风采。

王辅亮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在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王建庄村,“之前我们村种的都是玉米、小麦,但因为地势低洼,十年九涝,靠地收入太少了,只能出去打工。”20多岁时,听说跑长途运输车赚钱,他拿出家里积蓄,买了一辆大货车,开始了全国各地的奔波,“后来我们全村开始修水渠,改种水稻了,跑长途越来越不景气,我决定,回村种地。”

王建庄村耕地面积大,人均7亩地,王辅亮家一共有30多亩。看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天津也给出了不少的帮扶政策,2008年王辅亮回村后,决心要在这块稻田里干出一番名堂。

14年间,王辅亮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从30多亩,发展到了580多亩,每年水稻产量在43万多公斤,纯利润20多万元。近年来,天津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三农”发展实现六大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走在前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200万吨以上,就有“王辅亮们”的功劳。

2022年,王辅亮在详细听专家讲解、查资料后,决定拿出4亩地,尝试种植新品种——胭脂稻,“胭脂稻的营养价值和成分都不错,我今年看看效益和销路,如果不错,明年就扩大规模。”其实这已经不是王辅亮第一次大胆尝试了,2016年,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就曾在王辅亮的稻田里做基质育秧试验,利用基质代替土壤来育秧,不仅有出苗快、抗病、运输方便等优点,每亩产量还提高了30-50斤,“我们现在的农民,都喜欢创新,也敢于尝试。”

这几年,王辅亮不只在耕种劳作,也走出了田间地头,经常参加一些农业知识的培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借鉴到了一些成功经验。今年,他注册了短视频账号,想要将自己从整理耕地到秋收的过程,全都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人,不仅是想宣传自家的水稻,也要让大家看看他的劳动成果,看看他的幸福生活。

“有的视频有1000多个点赞,数十万的播放量,给了我特别大的惊喜,也让我觉得挺有干劲儿的。”2018年,王辅亮在稻田沟渠开始养稻田蟹,每年的稻田蟹产量也在1000多公斤。十月,稻田蟹正是最肥的时候,国庆节这几天,他每天忙着抓蟹,一天能卖出200来斤。王辅亮笑着说,“如果未来条件允许,我想在立体养殖上再做些创新,比如稻田鱼、稻田虾,这算是这两年的一个小目标吧!”(津云新闻记者鲍燕

关键词: 田间地头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