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7月22日,天津经开区举行南港工业区专场新闻发布会,近年来,天津通过不断优化调整、转型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以南港工业区为主要承载地的石化产业空间布局,成为了环渤海区域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基地。
会上,经开区绿色石化局副局长王义珠介绍,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绿色石化产业在全市工业中产值占比高、投资大、贡献多,2021年,全市绿色石化产业链实现产值4025.5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4%;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占全市规上工业的34.7%;实现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税收325亿元,同比增长36.3%;完成投资602.2亿元,同比增长2.1%,占我市工业总投资的41.8%,占12条产业链总投资的48.4%。今年1-6月,实现产值2355亿元,同比增长25.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2.5%,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1.7%;完成投资286.64亿元,同比增长14.6%,占12条产业链总投资的53.6%,为全市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突出贡献。
经过10多年发展,南港工业区已经形成超千万立原油储备能力、近千万吨LNG接收能力、近百万吨润滑油生产能力,汇聚了立邦、灯塔、KCC等一大批涂料生产企业,成为了国家新型工业化(石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能源储备基地、北方最大的润滑油基地、高端涂料生产基地。
(资料图)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坚持国际化视野、产业化方向、市场化机制、资本化运作,以百万吨乙烯、MTO等重大项目基础原料为依托,围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3条主链,向高性能树脂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降解、电子化学品、高端精细化学品等10条细分产业链不断延伸,谋划形成了总投资近800亿元延链补链强链储备项目,促进园区内企业间原料不出区、产品上下游隔墙互供、产业链共生互补,形成企业间抱团、耦合、循环发展,着力打造环渤海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不断推动石化产业这个基础产业,与我市‘1+3+4’中智能科技、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汽车等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王义珠说。
近段时间以来,南港工业区一大批项目紧锣密鼓开工、施工、竣工、开车、试车的场景不断上演,截至2022年6月底,南港工业区累计签约实体类项目130个,总投资近1700亿元,其中已建成企业90家,在建项目24个,总投资约700亿元。
记者在会上获悉,南港工业区5个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石化集团投资超300亿元的乙烯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英力士等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建设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系列新材料等13套生产装置,主要产品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烯烃弹性体(POE)、α-烯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目前项目总体进度很快,已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7月16日,首台大型设备丙烯塔完成吊装,标志着这个超大型项目正式进入设备安装、“穿鞋戴帽”关键阶段。按照进度安排,项目将于2023年底全面中交,2024年上半年投产。
渤化南港新材料基地,已完成投资217亿元,建设180万吨MTO(甲醇制烯烃)、60万吨烧碱、80万吨聚氯乙烯、20/45万吨环氧丙烷/苯乙烯、30万吨聚丙烯、10万吨双氧水等7套装置,配套建设液体化工码头和仓储区,历时3年多时间建设,今年上半年全面投产运行,实现了老企业脱胎换骨的升级迭代,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国有化工企业用现代石油化工改造传统盐化工的绿色集约高效发展之路,目前正在谋划二期项目。
中沙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建设26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采用SABIC的非光气法熔融聚碳酸酯技术,为国内首套工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上半年已生产出合格产品。
中国石化LNG项目,一期、二期累计投资超180亿元,去年底第二个泊位顺利投运,成为国内首个双泊位的接收站,去年全年接卸LNG超600万吨,二期项目明年将投产,投产后接卸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
北京燃气LNG项目,项目总投资201亿元,项目年内陆续投产,投产后接卸能力超过500万吨。这两个LNG全部投产后,南港工业区将成为国内最大的LNG接卸基地,将有力保障首都能源安全。此外,亨斯迈聚氨酯、诺力昂过氧化物、新阳不饱和树脂等12个中下游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项目也已建成投产,绿菱气体等24个项目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