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队员带领当地学生制作航模。通讯员 于晓蕾 本报记者 姜宝成 摄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群“新老师”,他们是跨越1300公里、从渤海之滨来到陇东大地的天津理工大学“天理课堂进乡村,青春赋能津陇情”实践团队的12名队员,他们将在当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精心打造美育融合课堂,自主设计思政、科普、普通话、音乐舞蹈、手工美术等36节课程,助力乡村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朗诵课堂上,队员通过绕口令练习、经典诗文诵读等互动环节,引导小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律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学习手势舞《国家》和原创杯子舞《一起向未来》;航天课堂上,从聆听中国航天故事到动手制作航模,“航天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红色课堂上,带领小学生读红色故事,制作“红军包”,感悟长征精神;环保课堂上,结合垃圾分类小游戏等引导小学生从小事做起,保护绿水青山……“我们希望让孩子们看见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王九龙说,队员们夜里备课时反复演练,白天讲课时精益求精,丝毫不敢懈怠,以保证授课质量。
美育融合课堂之外,队员们走基层、观社情、察民意,进行街头采访和调研走访,收集了千余份调查问卷,为当地美育教育、乡村振兴发展献计献策;走访非遗传承人,了解香包产业发展状况;参观果品贮藏库、分拣车间等一体化产业链条,在硕果累累的千亩果园里聆听致富带头人的创业故事……“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服务人民、增长才干的机会,是我们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报效祖国的良好平台。”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20级学生李文静说。
“‘津陇课堂’一方面可以开阔当地学生眼界、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激励队员们在一路实践中,找准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乡村振兴、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增长自己的实战能力和实践经验。”实践队领队、天津理工大学团委书记霍虹说。(记者 姜凝 通讯员 于晓蕾 记者 姜宝成 摄)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