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天津港,晴空万里,碧波荡漾。宽阔纵深的港区主航道上,班轮货船往来不断;四通八达的集疏港通道上,车辆班列川流不息……
昨天,当记者来到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时,多艘集装箱货轮同时停靠,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卸作业。看到这一幕,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谷物流)华北片区调度部副经理吴海东脸上露出了笑容。
吴海东告诉记者,以天津港为枢纽,中谷物流在这里稳定运营着环渤海内支线和天津至厦门的“两港一航”精品航线。“这样干支结合的运营模式,直接打通了环渤海地区南下的海上物流大通道,受到了河北省不少企业的青睐。特别是今年为应对疫情给交通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天津港集团进一步畅通海侧集疏运服务通道,我们这两条干支结合的航线顺理成章成为了主力物流通道之一,为不少周边货主解了燃眉之急。”
指着一艘正在作业的货轮,吴海东说:“这艘‘长恒22’轮就是从唐山港来的,搭载了240标准箱的钢材和矿建类货物,在这完成‘短倒’,全程差不多6天就能到厦门,运输时效大幅缩短。更重要的是,在天津港大力支持下,随着货物中转效率的不断提升,我们的运输时效还在持续压缩,最快的干支线船舶中转还能实现‘无缝对接’,这边卸着,那边就装着。对于船公司来说,一艘船的单月成本是固定的,周转加快之后就能创造更大的单船月度产值。今年,我们通过环渤海内支线运输的化工类货物同比增长了8%左右。现在,无论货主还是我们物流企业都对今后在津的发展很有信心。”
相较于吴海东,广东省佛山速航物流有限公司航线负责人张艺珠在今年1月就尝到海侧集疏运服务通道的红利。“多亏了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我们从佛山发出的建筑乳液经天津港中转顺利运抵河北省黄骅港,不仅避免了疫情期间陆运不确定性对物流的影响,还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港口是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节点。作为京津冀及三北地区海上门户,今年以来,天津港坚持稳字当头,持续提升枢纽作用,在落实国家战略实施、稳住全国经济大盘中主动担当作为,开足马力助力区域经济“稳中求进”。
“瞄准国家重点设施设备、农产品、防疫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运输,我们不遗余力做好通道保障。在开通绿色通道同时,实现航道优先、泊位优先、作业优先、疏运优先。”天津港集团生产经营中心主任孟宪文说,“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专业的机械、最专业的队伍,确保每一批货物经天津港安全、高效、优质接卸进出。”
积极应对疫情对交通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出海侧集疏运、铁路集疏港服务通道,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全力发挥枢纽作用,海向拓航线、扩舱容、强中转,新开3条外贸集装箱航线,拥有超过50条“一带一路”相关航线,力争全年航线达到140条,今年以来RCEP相关国家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约3.7%;陆向开班列、建网络、优服务,今年以来海铁联运量增长20%以上,中欧(中亚)班列运量增长50%以上、规模稳居沿海港口首位,持续增强服务产业链、供应链能力。
提档加速世界一流港口和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今年船舶准班率始终名列全球前茅,重点外贸集装箱船舶直靠率100%,集卡平均在港作业时间16分钟,16次打破各货类作业效率纪录,保持港口物流周转高效畅通。
截至目前,天津港集团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6%;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1%,增幅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实现逆势“双增长”,全力以赴当好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压舱石”。
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服务市场主体、保障能源供应、畅通民生需求,力争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能够引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稳定经济运行中体现‘天津作为’,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助力畅通‘双循环’。”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