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家住天津市北辰区果园新村街朝阳里社区的外卖小哥王云龙,是一名“90”后的呼伦贝尔小伙儿,来到北辰生活居住已经11年了。最近,这位31岁的“车辆维修达人”成了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先蜂骑手”。从11年前的陌生踌躇到今天的熟悉温暖,王云龙很是知足。“想想自己在津十年的经历,其实是在一个好时代里普通人的奋斗故事,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普通人,通过努力奋斗收获了幸福生活。”王云龙对记者说。
11年前,王云龙跟随家人来到天津投奔亲人,那时父亲身体不好,王云龙利用课余时间一边兼职打工,一边照顾父母。“天津人乐观开朗,善良淳朴,刚来天津我就爱上了这里。”王云龙说。耐心细致的王云龙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很快就把电动车维修技术学明白了,随着手艺日益精湛,不少别人眼中“没救了”的电动车经过他的耐心修理,都能重新运转起来。在他居住的朝阳里社区,他的“好手艺”派上了“大用场”。
一天夜里,小区居民张涛的电动车坏在路上急需维修,但维修工人早已下班,这可怎么办?得知情况后,社区网格员拨通了王云龙的电话。收到了社区求助后,王云龙立即拿起工具赶了过来。检测问题,现场维修,性能调试,忙活了好一阵儿才把车子修好,早已满头大汗的王云龙得到了社区和居民的点赞。满怀感激的张涛当即拿钱表示感谢,王云龙却分文不取,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举手之劳,如果收了钱,自己的志愿服务心意就“变味儿了”。“我刚来天津的时候挺难的,一家子都是外地人,北辰小区的叔叔伯伯跟我们素未谋面,但一直照顾我们,现在我终于有机会为大家做点儿事儿了。”想起当时的情景,王云龙心怀感恩。
外卖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王云龙想,自己车技过硬,又有维修经验,对于道路也很熟悉,不如成为一名“骑手小哥”,既能补贴家用,还能在路上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维修援助。“四年前,人们可能不太理解外卖小哥,超时或者外卖撒漏,很有可能会被客户投诉。”说起四年前的事儿,王云龙记忆犹新:“那天下着大雨,我在路上看见另外一位小哥的车坏了,我停下来帮他修车,修好以后订单显示超时了。”王云龙说,对于客户的投诉,他如实做了解释,对方也表示理解。
“去年,我发现工作中有了变化,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王云龙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外卖软件经常收到来自商家和客人的催促,从去年开始,人们逐渐转变了观念,给予外卖小哥很多理解与尊重。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王云龙经常收到客人的电话和短信:“一点儿也不急,慢慢骑!”“我还不饿不着急!”看到这些留言,他都能感到来自屏幕对面的温暖:“我稳稳地骑,骑的慢不是偷懒,而是担心客人的汤洒了。”王云龙说。
去年,王云龙给婴儿送过药,给老人送过菜,收到了人们的称赞和信任。也在去年,果园新村街道建立了“先蜂骑手”红色加油站,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挖掘快递、外卖从业人员行业优势,通过用心指导、贴心服务,进一步提升“先蜂骑手”的融入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推动更多“快递小哥”成为社会治理前线的“流动哨兵”,成为文明宣传、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送外卖的时候看到门口有垃圾我就帮忙带下去,看见有老人上楼也帮忙搀扶一下。”慢慢的,王云龙在志愿服务当中,融入到了社区,成为叔叔阿姨、小朋友们信得过的“好同志”“好朋友”。
在今年北辰区大筛工作中,王云龙来到居委会主动提出,自己可以把通知居民做核酸的大喇叭绑在车子上走街串巷播放,可以省去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体力,让他们可以腾出时间做更多工作。小小的电动车上挂着社区大喇叭,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王云龙全身充满了干劲儿:还没叫到楼门的居民不要下来,腿脚不利索的叔叔阿姨可以坐自己的电动车去做核酸,年纪大了的老爷爷甚至被自己背上了楼……
在天津的十年里,王云龙亲历了外卖配送行业的变迁,从“都市外乡人”成了“近邻一家人”,自己在天津第二故乡走到了而立之年,见证了天津的日新月异变化。“十年来,我在天津多处奔走,当把外卖送到客户手中时,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的微笑,我意识到那是满满的信任,自己心里也很暖,觉得当初选择来天津很值得!”说到这里,王云龙挑起了大拇指。(今晚报记者 雷风雨)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