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经进入冬小麦返青季节,在武清区多个镇村,过去曾经的撂荒地块,经过复垦提升改造已经变成了绿油油的麦田。武清区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截至目前,共治理了3000多个撂荒地块,面积达到2.3万多亩。
据武清区农业农村委介绍,这些治理的撂荒地块,并不是农户们弃种的粮田,而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进行地力肥力提升改造先进种植技术支撑,而一直没有种粮的地块。其中有的是小型堆料场地,有的是河渠沟畔零散地块,还有的是生态退化严重地块等,呈现单块面积小、零星分散等特点。
为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武清区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认真查实撂荒耕地现状、类型及产生原因。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农业专家技术团,全面加强对利用撂荒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技术指导,通过实施测土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手段,让这些多年撂荒的地块正在变为粮田。
与此同时,武清区大力实施一季田变成了双季田行动,面积达到2万多亩。投资近4亿元,对8.11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了提升改造,建设标准由每亩1500元,提高到每亩3000至4000元。目前,武清区高标准农田达到85.3万亩,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天津日报记者 陈忠权)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