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运河,不仅滋养土地、哺育人群,还如一支画笔,谱写出沿岸经济繁荣。在“九河下梢”天津卫,滔滔河水东汇入海,一段河,一片海,搭织起经济发展的摇篮。
海洋经济蕴藏无穷可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在天津市南开区,有一家专注于海域海岛资源开发策划、申请、交易的全过程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用优秀的专家队伍和丰富的数据资源,正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居民楼到写字楼
时间拨回到2018年7月,曾就职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徐伟和曾就职于国家海洋局某重点研究所的高俊国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放弃体制内稳定的工作环境,选择用自己多年深耕海洋事业的经验出来创业。
高俊国
高俊国说,当时自己作为一名长期做海洋开发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工作方式是碎片化的,更多地关注“点”而不是“面”,“2016年国家出台了禁止填海造地的相关规定,意味着过去那种粗放式的海洋开发过程结束了。接下来在严格管控之下,市场格局必然发生变化,这也倒逼着我们去想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但我思来想去,也找不到答案。”
20年专业知识积累和不断的思考、探讨,终于让高俊国看清了眼前的路——不打破框架,就解决不了问题,“2017年,我国出台‘生态用海’的思路,这是一个新的趋势,在这条‘线’上要有设计院、研究所、高校等方方面面,如果不整合起来,就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系统。”
2018年,找到方向的高俊国和徐伟一拍即合,决心用创业的方式,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整合资源的模式。结果证明,他们走对了,“我在创业后第一年年会上说,我们要有‘两个自信’,一是技术自信,我们拥有一流的团队,只要好好干,就能把事请干好;二是市场自信,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需要我们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这个社会需要我们,这是最大的突破,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从黄土高原到蓝色海洋
徐伟和高俊国探索的资源整合模式,离不开“跨界”人才的合力。其中,公司总经理宋虎强就是“跨界”人才中的领头羊。宋虎强笑称,作为一名西北人,他未曾想有一天会和蓝色的海洋打交道,“我是学城市规划的,此前的工作经历也都与城市规划有关,与海洋甚远。”
由于一个特别的契机,宋虎强与海洋开始结缘,“2018年前后机构改革,多规合一,土地、森林、河流、山川、草原、湿地、海洋等自然资源都统一到一个‘盘子’里来管理。因此,我结识了海洋领域的专家。”
这一“接触”后,宋虎强发现,自己对海洋非常感兴趣,“我以前经常带着爱人、孩子在海边玩,很喜欢,也学习过相关知识。这次真正接触到海洋领域的知识后,我发现自己竟痴迷上了蓝色海洋。我就开始思考,能否用城市规划的专业知识做海洋的规划、保护和开发。”
带着一份忐忑,宋虎强加入了创业团队。三年走来,宋虎强认为,“跨界”人才和多学科融合的嫁接,产生的能量不是“1+1>2”,而是指数级的增长,“公司海洋规划业务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发展,与多学科融合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宋虎强的主要工作是运用空间规划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成海洋上的规划,这也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不足。
南开区:为企业发展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在采访中,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天津)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多次提到,南开区一直为公司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从在南开区注册公司以来,区里的各个部门都给了很多帮助。尤其是疫情期间,无论是相关减免,还是人才引进,都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宋虎强说,南开区协同创新办公室、科技局、发改委、人社局等政府部门曾主动为公司提供可适当减免房租的创业办公区域场所,让他们备受感动。
南开区科技局副局长郑炳良说,南开区科技局一直致力于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土壤更肥沃、阳光更灿烂、养份更充足的“生态环境”,努力把南开区建设成为天津市的“创新平台高地、创新产业高地、创新生态高地、创新人才高地”。
2021年即将走到尾声,郑炳良向记者简要回顾了这一年南开区科技局所做的工作。今年以来,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新能源电池创新创业人才联盟在南开区陆续揭牌。实验室和人才联盟的启动运行,对于推动石油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碳”绿色产业高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南开区“天津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市区两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服务平台”建成运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两所大学科技园紧锣密鼓推动建设,促进了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和转移落地,有助于将区域创新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南开产业发展优势。
“我们完善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对首次认定、整体迁入、再认定、入库培育企业等给予财政奖励,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郑炳良说道。
(记者马扬洋)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