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稳中求进 让发展更具韧性
2021-12-22 08:52:57 来源:天津日报 编辑:

对话人:

梁学平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朱绍岳本报评论员

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韧性尤为重要。

朱绍岳: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经济稳,人心才会稳,大局才会稳。不断增强发展的韧性,能够让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步伐更加稳健。

梁学平:我们强调“稳”,并不是为稳而稳,而是要稳中有为、稳中求进。这种“稳”不是一口吃个胖子,而是要保持发展韧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情形下,我国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抗冲击能力强、恢复发展能力强、激发市场活力能力强、增长动力转换能力强、经济自我良性循环能力强,已成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强劲支撑。

朱绍岳:发展要有韧性,“底子”首先要打好。天津坚持制造业立市,加快重点产业链培育,促进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加快数字经济向传统产业赋能步伐。一系列举措,都是在为发展打下坚实地基。

梁学平:制造业是天津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战略支撑,因此,提升天津经济发展的韧性就必须夯实制造业发展的根基。具体而言,我们从几个方面着手,比如积极构筑新产业体系,对接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积极打造产业新动能,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注重推进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市场主体,注重培养优质市场主体,打造大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布局合理、优势集聚的新市场主体格局。多层次多领域齐头并进,城市发展的“底子”将会更牢固。

朱绍岳: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牢固的产业基础,也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创新动能引育,落实“揭榜挂帅”制度,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您觉得如何通过提升创新能力,让经济发展更具韧性?

梁学平:发展的一个关键“韧性”就是提升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能力,这既依赖于夯实产业发展地基,也依赖于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如何着手?首先要积极解决主导产业发展中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难题。在此过程中,用好各方力量是关键,要集聚科研院所、科技骨干企业和创新载体的创新资源优势。只有技术还不够,还要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更加精准对接,更加自主可控和安全高效。这就要从产业和企业着手,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主攻方向,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应用融合问题,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

朱绍岳:应对经济发展中的任务挑战,提升发展韧性,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着眼体制机制改革,精准服务市场主体、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能为城市发展塑造更多竞争优势。

梁学平: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体制机制方面来说,除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自贸试验区“首创性”制度创新外,还应深化商事领域改革,诸如“跨省通办”的商事登记制度、告知承诺的商事审批制度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今后工作发力方向。而从监管角度来说,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能够大幅降低商事交易成本,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增强发展韧性,从而塑造更多新优势。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